
西班牙某洞穴内发现多幅距今7000年前绘制的古代壁画,引发网友热议。最近,某研究小组在科考过程中,无意间在一个狭小的山洞中发现了几幅大型壁画。大小为6m的特色壁画描绘的是古代打猎场景。最令人吃惊的是,虽然这是7000年前的壁画,但是保存得相当完好,原汁原味地表现出了史前时代的人类生活。一般的古代壁画都是以鹿、山羊为主题,但是此次却以牛为主题,因此异常珍贵。
研究小组成员表示:“此前被尘土所覆盖的壁画因为天气的原因逐渐显现出来,现在我们已经用电脑找出了十多幅壁画。”
他还表示:“这些壁画与我们此前发现的壁画略有不同,我们将进行更为仔细的研究。为了更好的保存这些壁画,不能向大家透露具体的位置。”
延伸阅读:
法国史前洞穴现“动态”壁画或为最早电影雏形
据报道,法国图卢兹大学考古学家马可和艺术家佛洛丽塔在法国一个史前洞穴的墙上发现了描绘一只有很多腿、头以及尾巴的动物画面。他们通过研究认为,这实际上是史前穴居人表现移动场景的一种方式。在摇摆不定的灯光下观察这些画面,可以发现这些墙上的动物似乎都在不停地移动。
经过20年的石器时代动画技术研究,马可已经在12个法国洞穴中发现了53幅这样的“动态”图画。这些图画显示出了动物的慢跑、快速奔跑、摇头晃脑以及用头去碰自己尾巴的动作。
研究人员认为,史前艺术家的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实际上是最早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可以说代表了电影艺术的开端……[详细]
故宫坤宁宫画后有画:纸质壁画中现咸丰御笔
从去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利用周一闭馆时间对养心殿、坤宁宫、毓庆宫等宫殿中临窗的贴落进行保护修复。据参与该项工作的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许凯介绍,为了对这幅挂在坤宁宫东暖阁东墙上的清代画家顾铨的《增受泰元图轴》进行修复保护,工作人员在其下方的炕周边搭上架子摘取这幅古画。
“当画轴徐徐落下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画后面还有贴落!这在以前从没遇到过。”许凯说。随后,故宫博物院领导和专家赶到现场,经过初步判断后认为,图轴背后的贴落才是东暖阁的原状陈列,并决定按原计划先将图轴取下来,再对贴落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详细]
山西忻州北朝壁画墓发掘或改写中国建筑史
经过4个多月的发掘,忻州九原岗北朝晚期壁画墓撩开神秘面纱。2013年12月24日,来自国内的12名顶级专家学者现场考察后,对壁画墓的学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墓葬的发掘对研究北朝晚期社会生活、绘画艺术以及我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说明,至少在北朝晚期忻州就是一个胡汉相融、文化多样、各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要地区,凸显了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位置。他们还对进一步搞清墓园形制、墓葬壁画的工艺结构及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
长卷上蔚为壮观的狩猎场面,让北京大学教授齐东方惊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国家博物馆专家信立祥也认为,这是非常重大的收获,非常重要的发现,是从来没有看到的北朝晚期壁画长卷样式。而位于墓道尽头的墓门楼,足可以重写中国建筑史,其色彩鲜艳,活灵活现的花拱结构已在当时普遍使用,比《营造法式》的记载和建筑学家梁思成发现的佛光寺东大殿斗拱构造提前了百年以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