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还记得,7年前,由嵩山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嵩管委”)牵头的同一项目却被登封市文物局叫停。当地人议论:“为啥文物局能建,嵩管委不能?”一个项目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现状
世界遗产旁
建起大片仿古建筑
书院村位于登封市嵩阳景区内,这个紧邻世界文化遗产嵩阳书院的村子,正随着一批仿古建筑群的落成而受到外界关注。
4月22日下午,书院村村民申大伟(化名)在自家几亩田地上劳作。他家这块地,夹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阳书院与建起不久的仿古建筑群之间。
他说,如果有人想用地,他愿意以一亩十四五万元的价格转出。嗅到商机的不止他一个。另一位村民说,之前也有人打听过类似的事。
仿古建筑群整体呈南北带状,依地形由南向北高度递增,最南面正对着嵩阳景区大门。
现场一位工人说,建筑群主体已完工,现在正在铺设绿化。可以看到,建筑内的一些房间已安装空调,并配备了桌椅。
景区工作人员说,完工后,这里将成为遗产展示和游客服务中心。
记者看到,这片仿古建筑群往东100多米,便是世界文化遗产嵩阳书院的西围墙。不少旅客疑虑:在文化遗产旁边大兴土木,对文物保护有利吗?
背景
施工项目曾被勒令停工
游客的担忧,早在7年前已有所体现。
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2007年,为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书院村100多户村民签了拆迁安置协议,决定搬迁。
为了申遗大局,面对拆迁,村民们多数人表示理解。然而,村民以为拆迁是为了保护文物,为申遗做准备,完全没想到,有人会在距离文物百米外的地方施工。
据了解情况的登封市文物局相关人员讲,当时是嵩管委在建,建筑主体已基本建起。另一名知情人士说,当时牵头施工的是嵩管委,因一些手续不合法,被登封市文物局勒令停工。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