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博物馆藏甲骨保护整理与研究座谈会”

甲骨
一片卜骨记录三百头牛祭祖的浩大场面、有待研究的新发现甲骨文、商代方伯名……在5月15日山东省博物馆召开的“山东博物馆藏甲骨保护整理与研究座谈会”上,已传拓的7541件甲骨释放了大量信息。
传拓甲骨7541件发现约10例新字
截至5月12日,项目组技术人员已传拓甲骨7541件,包括甲骨正、反面拓本;高清晰度拍摄甲骨1653件,含正、反、侧面三面。传拓工作预计将于6月份完毕,继续制作甲骨摹本,并跟进真伪鉴定、碎片缀合、分期分类断代,以及甲骨文字考释、制作检索表等一系列工作。
“传拓”是以纸紧覆进石器物的文字、图画上面,然后用墨打印。
著名历史学家、甲骨学家、古文字学家宋镇豪表示,在这次整理中,发现约有10例新见字形,例如“遘”字,从癸,前所未见;“受”字,双手在内,前所未见。
两片卜骨的缀合,确认了商代方伯名
另有两片卜骨的缀合,确认了商代方伯名,方是商朝时期的地方诸侯的名称,方伯是管理某一个地带地方诸侯的长官。多为当地较大的诸侯担任。关于甲骨缀合。整理过程中发现,从文字内容上分析,有几十组甲骨可以进行拼合。
“这一次,我们发现了商代方伯名,对于研究历史有很大的贡献。简单地说,就是与商王朝有一定关系的小国国君的名字被确认。”宋镇豪说,“此外,我们还看到一片卜骨记录三百头牛祭祖的浩大场面,这比西班牙斗牛士的场面可壮观多了。”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