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剡溪杏花村 嵊州崇仁古镇纪行
来源:新浪旅游 日期:2014-5-12

后门塘
裘氏家族“分户合族”,自然也有贫富之分。当地有“上裘、下裘”之说,民谚有“打架验伤井头房、穿靴戴顶后门塘、挑脚掮树上二房”,具体说就是井头房(现石井台门周围)住的大都是有权有势的官绅,后门塘周围住的大都是有钱的富人,而上裘二房住的就是下层出卖劳动力的贫民。身份的差异,也就形成了建筑物的差异,因此,崇仁古镇按其阶层分布状况,其建筑特征也有明显的不同。

因为没有导游,手里也没有导游图,我们差点儿和“后门塘”擦肩而过。回到镇口,看到竖着的导览牌上“后门塘”这几个字,我们便重回古镇,直奔“后门塘”。

后门塘边的青砖黛瓦马头墙

到了后门塘,不禁称幸。眼前,一方池塘,周边是数幢古旧的徽式建筑。那徽式建筑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不由使人想起徽州宏村的“月沼”和富阳龙门的“砚池”。
玉山公祠正厅内是“朱柏庐治家格言”
嵊州被誉为“越剧故乡”。在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的玉山公祠,我们看到了一座古戏台,它翘角飞檐,造型独特,木雕工艺十分精湛,堪称古戏台建筑中的典范之作。

筱丹桂、袁雪芬、傅全香等越剧名伶曾在这里粉墨登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国时期,玉山公祠戏台曾冲破几千年来女子不得登台演戏的封建禁忌,上演了由傅全香主演的《夜半钟声》,推动了女子越剧在民间的发展步伐。此后,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著名越剧艺人周宝奎、筱丹桂、张茵等都曾在此登台演出。分页:[1] [2] [3] [4] [5]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