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事厅中,还陈列着当年议事的陈列,跟其它藩镇官衙场景差不多,正中写着“砺精图治”的勉语,屋顶隐约显出龙的图案来。这议事厅位于前庭,后庭多为私家领地,无外人进入,规制就张扬了好些,逼近皇宫了。
后庭依次是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还有后花园和登山曲廊;万卷楼是土司的藏书楼,藏有古籍,还有众多土司诗集和名家书画,很多蒙文、藏文经典也得以保存,难能可贵。后方的护法殿应该跟藏传佛教有渊源了,同时也是土司家事议论地,在这里供奉着历代先祖,好像执行家法也在这里;光碧楼就是后花园的门楼,里面有品种繁多的名贵树木和花鸟鱼虫,这时候白玉兰正盛开,看去也是一种娴雅风度,更多开放的还有热闹的茶花;后方的玉音楼,就是土司歌舞宴乐之地了。
最后登山而上,曲曲弯弯的全是廊道,隔几步都会呈现出彩绘和吉言;上得半山,可来到木府最高处建筑——三清殿,木府因此而兼容了佛道之教;再往上的石阶就打止,到得木府后院墙;山顶可能还有些塔楼什么的,但已是木府之外的公共建筑了。
从三清殿旁道走过,殿前就有年轻道士老远打招呼说:仁兄,长得好面相,快进殿里来看看吧……这就让我与他们特别保持距离,到殿前拍照,他依旧把我当成人群中的有钱人,特意指点让我进殿参拜,我就只有竭力推脱;若进去了,让你进个香占个卦什么的,想来也不是一点钱可以打发了,现在社会浮躁,宗教场地也容易成为敛财场所。
整个木府占地共46亩,中轴线长369米,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落,整个座西朝东,遥望着远处南京的明王朝宫殿,且有“迎旭日而得木气”之意。虽然木府一反中原王城“居中为尊”的传统,其府第建到了这城南一隅,数百年默默盘踞于此,但也独得风水,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也占据了好方位。
而木姓好像独此一家,该姓氏就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赐姓;朱皇帝本想赐以国姓,后又将“朱”字去掉一人,成为“木”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而,木姓可以说成是朱姓的衍生物了,与“和”姓一道,成为当地两大姓氏。
木府所在的大研古城,似乎没有封闭的围墙;传说在土司的心里,若加了围墙,“木”字就成了“困”字。因为王朝与藩属关系,土司在一个地方多就是土皇帝,“开门为天子,闭门为诸侯”;作为大西南一方高原的最高统治者,土司成了这一块土地上的事实主宰,而纳西文化也就在一方土司的治理下得以繁衍生息,发展成今天这模样,让我们远道而来,来到这异地王府叩访。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