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文保部门将考察宁波梅墟古镇
来源:现代金报  作者:陈嫣然  日期:2014-3-11
    梅墟古镇,北枕甬江,南负龙山,始于东汉初,鼎盛时期,曾被誉为“鄞东第一商埠”。这里,有古朴精巧的明清古宅,有为人称道的商帮传奇,如今,这座千年古镇将面临拆迁改造,一时间,众议四起。

    古镇的命运,牵起了不少梅墟人对过往岁月的缅怀,也引起了宁波市文保部门的热切关注。“尽力保护有梅墟特色的古建筑和古物,为梅墟人留下历史的念想。”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徐炯明的回答充满坚定。

    老街是根,祖屋是魂。老人家说:劝君惜取眼前物

    昨天一早,金报热线“铃铃”响起,“记者同志,报纸上的姜家老宅就是我们家祖屋,我把祖屋的历史都写好了,你过来看看呀。”

    打电话的是一位名叫张惠春的老人,今年74岁,现住海曙区。一见面,她就急急地向记者解释,祖姓是张,祖屋为太公所建,又名“张孝房”。说完,她翻出几张纸,递给记者,洋洋洒洒近千字,张孝房的前世今生随之渐渐浮现。

    张孝房,建于1860年,由正值弱冠的张家太公所建,后传给次子张金贵,现在的主人是张金贵的孙子,也是张惠春的弟弟,68岁的张融融先生。

    1900年,张家太公为张孝房修起四面高墙,也就是现存的素白马头墙,修建的原因很简单:在兵荒马乱之际,保护祖屋和张家族人。154年间,历经数朝,四代传承,保存依旧完好的祖屋,饱含了张家人无数心血。

    “30年前,有人登门,说愿意花十万元买下祖屋,被我们全家一口回绝。这是祖屋,百万千万都不卖。”张惠春回忆,也曾有文保志愿者帮着申请文保单位,但没有下文。

    在张惠春的印象中,梅墟总是充满水乡情韵,夕阳西下,白帆点点,海鸥低逐,渔舟争舸,“每当江边汽笛声一响,孩子们就知道,该回家吃饭了。”

    尽管如今的梅墟风光不再,拆迁改造也近在眼前,张惠春和家人对祖屋的感情却越来越深。“母亲去世前曾交代过,必须妥善保管祖屋,假使哪天要为国家所用,也请好好善待它。”多年来,张家人像对待孩子一般,照顾着祖屋的一草一木。

    对于祖屋的未来,张家人也有不少打算:“如果能有幸保留下来,作为小茶馆、小博物馆供大家参观游览,也算物尽其用了吧。”

    一旦拆毁,无法复原。文保部门下决心:尽力保护

    东一街月洞门、高产碶河埠头、求精学堂……

    说起梅墟古镇里的古物,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徐炯明如数家珍,在他的电脑里,清楚记录着梅墟街道内近二十处文保观察点。

    “东一街,是梅墟古镇的标志街区,十分有特色;求精学堂,保存较好,意义深远,这类有较高文保价值的建筑,我们建议保留主体建筑,部分破坏比较严重的民宅,我们建议保留局部构件,比如一根柱子、一件椽子。”在徐炯明眼里,文物保护,并非死板地、生硬地留下全部,而是有要求地、灵活地筛选真正的“沧海遗珠”。

    “最理想的保护,当然是原址就地保留,进行修缮维护,最妥协的保护,是将建筑整体迁移,换地搭建。”文保中心负责人江怀海告诉记者,现在的文物保护方式其实很多元,国内外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以借鉴,“在规划前期,与规划部门、建设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交流商讨,可以少走弯路,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文物的损害和对规划的干扰。”

    和一去不返的时光一样,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建筑一旦被轰轰作响的推土机推平,即使重建,也再不会有历史的印记。“至少,让从前的梅墟人能找得到记忆中的梅墟古镇,让以后的梅墟人能骄傲地告诉别人,‘看,这里就是我们先辈生活的地方!说到这里,江怀海笑了。
编辑:樱花
名称细数辽宁美丽与沧桑的清朝古建筑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