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山西湘峪:明代古城堡探求新生之路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学涛 晏国政  日期:2014-3-4
    自从湘峪古堡去年年底被列入全国首批古村落保护利用试点后,湘峪古堡旅游项目负责人连鹏又有了干劲儿。他说,有了国家上亿资金的支持,破败的老宅子就有了盼头。

    湘峪古堡建于明代,是山西沁水河畔54座古堡中最杰出的古堡之一。它依山就势,背山面水,堡内“五纵三横”的棋盘街、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双层藏兵洞等历经400年风雨保存完整,因此有“中国北方第一明代古城堡”的美誉。

    得益于村集体原来的两座煤矿,湘峪古堡从2003年起自筹资金6500万元,对防御工事、古城墙等进行了修缮,对其周边进行了绿化、河道改造,并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2011年,古堡升级为3A级旅游景区。

    然而,随着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重组,湘峪村两座煤矿关停后,资金链断裂,湘峪古堡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步履维艰。

    庆幸的是,2013年底,湘峪古堡等6家代表性古村落被列入国家首批古村落保护利用试点。随后,又列入沁水县重点工程。

    国家文物局计划2014年至2016年利用3年时间投资上亿元,在不损坏古村落文物价值的前提下,帮助村民改善水、电、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合理改造房屋内部设施,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古堡内双插花院、延秀院、官宅等8大院落的修缮方案已经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后就会拨款修缮。”连鹏说。

    这一消息让湘峪古堡的村民大受鼓舞。住在双插花院里的老人樊维理告诉记者,30多年前,院子里最多住着50多口人,现在只有2个人住。人多的时候人为破坏严重,由于村民穷,经常拆了楼上的材料修楼下的房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陆续搬走后,老宅子无人管理,又受到自然的损害。

    樊维理期待地说:“如果房屋修缮好了,就有更多村民愿意住在老宅院里了。”

    樊维理的话并非没有根据。由于房屋破败、交通不便等原因,原来村里近500户的居民现在只剩下30多户,基本上以老人、孩子为主。近六七年来,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洁的煤层气,做饭、取暖全部免费。

    近年来,湘峪古堡的名声日盛。据村民们反映,这两年慕名而来的游客不仅限于山西省周边的河南、陕西等地,还有很多南方游客和台湾游客。有的村民在自家院里经营农家乐,一年收入达四五万元。

    沁水县旅游文物局局长牛锁庭表示,将通过入股、返聘等方式,鼓励村民返村,开展农家乐接待、土特产加工、文化展演等。

    “留住村民不仅是为了留住人气、文化,古建筑的保养同样离不开人。”牛锁庭说,老宅子修缮后冬暖夏凉,如果把生活设施完善好,再有旅游做支撑,何愁挽留不住村民。
编辑:菩提树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