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奔着古村落的名声去的,结果却发现村里的古宅竟然有许多都开始塌了!”日前,市民陈先生打进热线称,位于乐清灵山风景名胜区内的黄坦洞古村,风景如画,好似世外桃源,但村内的百年古宅却因年久失修,多半衰败,有的甚至已经坍塌。“好好的古宅就这样塌了,实在太可惜,如果再不好好保护,可能以后我们就见不到古村美景了”。
古村“老”去,何处觅乡愁
在村里长大、在村里务农、在村里成家生儿育女,直到50多岁才下山的卢法铎在黄坦洞村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而如今80高龄的他还是选择回到这片他最熟悉的故土,尽管它已物是人非。
乐清黄坦洞村多处古宅破败,修缮乏力
“以前村里人可多了,有挑着海鲜进来卖的,也有冲着靛青进村买的,我们就凑在旁边看热闹。”回忆起童年的生活,卢法铎脑海中的画面依然清晰:村边的小溪是他们玩耍的“基地”之一,放学之后,几个孩童相约来到小溪边,打水仗、抓溪鱼,嬉笑的时光,快乐而又短暂。“还没玩多久,就听到远处的大人叫我们回家吃饭了。”
上周五,记者绕过重重青山,来到黄坦洞村,看到了卢法铎口中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水、一座座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古宅,唯独少了熙攘人流带来的生气,整座村子安静得有些冷清。
“年轻人都下山生活了,村里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听不到孩子的嬉笑声了,只能见到那些老房子,一点点歪了,倒了,塌了。”卢法铎说道。
据了解,黄坦洞村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村主任卢文烁告诉记者,村内共有67处古宅,其中半数出现破损,而7处被登记为古建筑的百年古宅,3处已出现倒塌现象。
在卢文烁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下垟大宅。这座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三合院古宅,如今已经坍塌过半。空荡的宅内,一张老式红色木床装饰精美,不过床上堆放的却是上方天花板塌落的物体,阳光透过床顶上被砸出的大洞洒落下来。
“这里曾经住了12户,共63人,现在已经人去宅空,只剩一名老人留守在宅内尚未坍塌的房间内。”卢文烁说,还有些坍塌的宅子只剩下了遗址,连原来的的样子都看不出来了。
以“古”闻名,却难守祖业
在卢法铎的眼里,守着祖上传下来的家业似乎是一种职责,只要他还能生活自理,他就会继续坚守下去。“山里空气好,我们种种田,养养鸡,自给自足也挺好的。最重要的是能守好祖宅,这是家里传下来的,不能把它丢下。”
卢文烁与卢法铎抱有同样的想法,想把古村守住,想把古宅守住,但付诸行动时,他才发现这一份坚守并不容易。“2007年,我们入选了首批‘中国景观村落’,当时全国29个古村落一起申请,最终只有15个村子得到这项荣誉。”卢文烁说,此后,黄坦洞村又入选了“温州市美丽乡村”及“温州市历史文化村落”,多项头衔让这个山沟里的村子一下子因“古”而闻名于外。
“除了古村落的原生态景观之外,我们还有山水环抱的美丽风景,所以近几年,来村里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给村子带来了另一番活力。”据卢文烁回忆,去年“五一”期间,村里曾有过一天接待五六千客流量的纪录,“到处停满了车,几家农家乐都被吃了个空”。
可即使这样高涨的人气,也还是阻止不了古村日渐衰败的趋势。“摇摇欲坠的古宅,还是按照自然规律一点点坍塌下去,而修复一座古宅需要好几十万元,要对村里需要修缮的古宅一一动工,需要四五百万元,这样的巨资,我们拿不出来呀。”
卢文烁告诉记者,虽然村子拥有各种荣誉,但保护古村落的资金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落实,此前村集体曾出资200万元修建游步道和停车场,可事后向相关部门申报补助时却因不符合相关程序而没了下文。“修古宅也需要一大笔资金,我们现在不敢自己随意操作了,只能等着相关部门再给予帮助。”
古村想“活”,为何这么难
“对于黄坦洞村的保护利用,其实我们在2013年上半年就已经制订好了一个规划方案,不过现在还没有确定如何实施。”乐清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张金财表示,有计划借农房集聚改造的契机,将村民迁出村庄,将村宅收集,统一修缮处理,再挖掘其潜在的旅游资源,希望既做到对古村的保护,又能将古村资源利用起来。不过规划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究竟是由政府出面组织成立旅游投资集团来操作,还是引进民资,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我们也知道政府一直很重视,想要保护我们村子,但是将村宅统一收集,可能还需要村民的配合,一些村民认为祖宅是家传的,不愿外卖,这样的情况确实也存在。”卢文烁表示,除了资金投入外,如何做好村民的工作也是难点,目前只能先向相关部门申请保护资金,利用的事要看政府部门的下一步引导了。
据了解,近年来古村落逐渐消失,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有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有5000多个,到2012年只剩下不到3000个,而且还在以每月1座的速度消失,情况不容乐观。
2012年,浙江省对全省历史文化村落情况进行排查,我市共有146个历史文化村落符合审查标准。“这些历史文化村落有保护利用得好的,如永嘉苍坡古村这样,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像黄坦洞村等亟待修缮的村落也不少见。”市委农办社会发展处处长林绳权表示,市里对这些历史文化村落也制定了相关的补助政策,但修缮费用巨大,还是需要各种民间力量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入到保护古村落的队伍中来,才能真正改善历史文化村落逐渐衰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