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溪西姜村探索古民居保护新路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徐贤飞 日期:2014-10-13
“去年西姜祠堂被列为全国文保单位后,我们就在想古民居怎么办。”姜锦良介绍,按照农村“一户一宅”的政策,农民建好新房后,老房子的宅基地就该收归村集体所有,老房子将进行拆除。“这都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贝,许多厅堂‘牛腿’雕刻精美,哪舍得拆呀?”69岁的村民姜九芝说。
可想修缮,保存些村落的记忆,西姜村实在没有能力。姜锦良表示,村集体一年的收入仅3万元,维持村里日常的开支还有困难。
舍不得拆,又修不起,怎么办?乡党委副书记徐旭升是西姜村的联村干部,9月初,他跟村两委开会时,想到了招募“荣誉村民”的点子,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我的初步设想是,可以把一些有价值的古民居保护下来,而更长远的打算是,10年之后,修好的古民居可以继续出租,让村集体有份稳定的收入。”徐旭升说。
9月初发布的招募启事,并未在兰溪本地引起多大反响。到目前为止,仅有三四位市民前来问询。但西姜人并不灰心,他们认为可能是发布平台不够大,爱好古民居、古建筑的文化人没有看到的缘故。
姜锦良甚至极力要求记者到他老家看看。西姜47号,是姜锦良和哥哥的老房子,由祖父传给父亲,父亲传给他们哥俩,是清初的建筑。记者看到,3间房约70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天井上的青石板透着历史的晨光。“其实这样的房子修修五六万元就可以了,老房子住人可舒服了,冬暖夏凉的,真的很不错。”姜锦良卖力地吆喝着。分页:[1] [2]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