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走出历史深处的漈下村
来源:福建日报  日期:2014-10-9
 

    如果你南向进出村子,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重修的峙国亭是必经之路亭。亭子正方形,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三间,内外各处梁枋,保留下来大量的人物故事彩画,动作各异、栩栩如生,线条流畅、色彩鲜丽,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清代彩画题材库。

    村里的城门楼在发展过程中大多被拆,坐落于村中心的明代古城楼是现存较好的一处。它始建于明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现存城门楼应为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重建,临溪与花桥相倚,高7.07米、面宽7.85米、进深7.42米,

    为双层建筑,下层砖石结构、上层为木结构城,楼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城门条石弧拱,上书“漈水安澜”四个大字。甘国宝祭祖时旗杆就挺立在城门楼前。

    古民居诉说三段历史

    漈下村现存有96幢保存较好的古民居。这些建筑同属闽东北山地型建筑风格,融合了徽派建筑风格与江南水乡临水而居的情调。走在黄昏的漈下,炊烟袅袅,溪边杨柳依依,黄墙黑瓦的建筑风姿绰约。

    明代漈下村周边筑有完整的城墙,为卵石砌筑,高大坚固。进入清代,甘姓成为村里唯一的大族,经济持续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甘氏先人在漈下古城之外,兴建起大量的建筑。清末筑起的围墙将全部建筑包容在内,整体酷似鱼形,北狭南宽。

    从村落格局看,清中期以前的建筑主要集中在明代老城即曰字路范围内,清末及民国建筑则散居于古村的外围。这些古民居与公共建筑群一起,较为清晰地折射出漈下古村明中期格局形成、清早中期迅速发展、清同治年间达到鼎盛的历史进程。

分页:[1] [2]

编辑:樱花
 ·故宫雁翅楼古建 月底亮相
 ·西藏古格王国遗址维修工程全..
 ·国庆期间古城苏州游客爆棚
 ·高淳稻田边现古石具专家称古..
 ·明清建筑隐居古街
 ·超萌“中分”马来自孙吴时代..
 ·灵宝一处古建筑保存完好
 ·山西太谷百年历史建筑遭拆除..
 ·沈阳故宫明天门票半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