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门石窟
初到洛阳,发现城中心有一座很华丽的塔,打听得知那是一座新修的仿古建筑,塔下便是武则天皇宫遗址。而沿着宝塔的一侧,望去数百米,都是高高的围墙,里面正在复建武周皇城,得以让千年前大唐盛世的情形重现人们的眼前。
其实,今天的洛阳城依旧繁华,但是无论再如何复建,千年前无与伦比的大唐盛世却再也回不来。洛阳,这座昔日的辉煌都城,就如同城郊洛水河畔的龙门石窟,游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但饱含沧桑的石刻,却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灿烂与今日大势远去的落寞。

龙门石窟
北魏王朝统一北方后,为控制中原,从大同迁都洛阳。与云冈石窟不同,龙门石窟傍水而建,有了水,便更多了一份灵秀。从佛的造像也能看出,已然没有了云冈石窟时期的那般粗狂与豪放,佛的面容与体型变得清秀温和。因为唐朝以胖为美,因此脸部更加饱满圆润。石窟最为著名的卢舍那大佛,以武则天的面容为原型,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虽然佛像今日已残破不堪,但仰望大佛,依然能感受到佛国世界的雍容与祥和。

龙门石窟
站在河的对岸眺望西山石窟,如蜂窝般数不清的佛窟环绕在卢舍那大佛周围,佛的世界,总是这么众星捧月般璀璨。在东山石窟,佛窟更为残破了,能辨清面容的佛像屈指可数,即使这样,这些正在消失和已经消失的佛像依然用铁栏杆保护了起来。
从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到民国时期的战乱,龙门石窟历经了千年的磨难。而如今,虽然洛阳城昔日的辉煌已不再,但这些残破的石窟,正用自己的落寞,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灿烂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