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杭州“复活”古建筑 再现市井风情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肖娜  日期:2014/1/8

    浙江杭州是一个拥有8000年文明史的悠悠古城,南宋皇朝曾迁都于此。南宋时杭州繁花似锦,盛极一时,而“河边寻烟柳,小巷访画桥”等名句,说的正是五柳巷。这条巷子是南宋时期达官贵人居住的,刚刚完成整修,无论是中式风格浓郁的民居房,还是西洋风情浓厚的住宅楼,都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被补建修筑,还原出一份历史感。

    据悉,五柳巷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南宋时在此建五柳园,故得名,当时,这里是达官贵人居住的场所,后成为平民栖息之地,居者多为小手工业者和商贩,商贾往来,市场遍布。

    五柳巷历史地段所处的位置为杭州古城的重要地段,历代遗迹众多。街区西侧的城头巷口原为宋代杭州古城正东门——崇新门基址。街区东依东河,宋代有“东菜、西水、南柴、北米”之说,东河一带是当时杭州主要蔬菜产地及交易地相当繁华。

    五柳巷以西的佑圣观巷以佑圣观而得名,佑圣观原为南宋孝宗潜邸,光宗、宁宗均出生于此。淳熙年间改为道院,规模甚大。街区东侧的建国南路,古为小道,从宋代起,这个地方多名园,其中以富景园为最。元朝称百花池上,又名白花蛇巷,明代有孔雀园、茉莉园。

    今天,记者来到五柳巷看到,时至今日,几经修葺的五柳巷已经变了一番模样。

    “以前,这里都是破房子、违章建筑,经过修建后,老房子被保护了起来,居民住处还增设了许多便民设施,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舒坦了。”住在这里已十年之久的郭老先生感慨道。

    谈及五柳巷的修缮工作,杭州市上城区危旧房改善办公室工作人员何敏慧告诉记者,早于2010年,上城区启动的五柳巷综保工程,按照“修旧如旧”原则,采用一幢一策的办法,将街区范围内的老旧建筑以保护、改善、整饬、拆除、更新、保留6类模式更新。

    “五柳巷地区的修建方式,是在保留清末民初特色的基础上,分区块打造。”何敏慧表示。

    据悉,整个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占地总面积约10公顷。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主要为清末民初特色的传统民居。

    事实上,类似五柳巷这样,经保护、改建后重获生机的古建筑,在上城区还有很多。

    离西湖不远的长生路与蕲王路交叉口,有一片青砖黛瓦的里弄式建筑十分夺人眼球。记者看到,一扇石库门的门楣上写着的“湖边邨”三个字,不凡大气。

    记者了解到,湖边邨街区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当时杭州规模最大、最西式的标准“弄堂房”。该街区里住过中产阶级,亦有遗老、名人后裔,是当时的“高级公寓”。1932年韩国独立运动志士在长生路上留下的韩国临时政府活动足迹,更是给这片建筑群添加了一抹传奇色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湖边邨经受岁月的洗礼,当初的风光也在渐渐消匿。

    “修缮之前,这里住着近70余户人家,露台上搭满了违章建筑,房屋的青砖都开始风化松动了。”上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局长沈武洪向记者介绍道,湖边邨建筑群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近来,修缮工程共拆除了43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通过更换构件、加固结构、白蚁防治等技术手段消除了房屋危险隐患。

    沈武洪告诉记者,目前该区有杭州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六批,共172处,其中有130处已完成保护修缮工程,占75.5%,修缮质量和修缮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三味庵8号、梵天寺遗址建筑群、平原里建筑群等历史建筑得到修缮和保护。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历史就是记忆,而这些记忆的完美留存恰好能让美丽杭州更深厚、更长久。”沈武洪如是说。

    的确,拥有8000年文明史的杭城就好比是一部史书,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都被晕染于城市的一砖一瓦中。

    记者了解到,杭州市自2004年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以来,截至目前,经杭州市政府批准,共确定了26处历史文化街区,分六批公布了336处历史建筑,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

编辑:菩提树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