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博物馆带身边掌上故宫随时逛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珏  日期:2014-1-3
    华夏五千年文明,留下丰富遗产,一砖一瓦、一撇一捺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与传统文化却日渐疏离:许多文物尘封,不少非遗沉沦,甚至连汉字都遭遇书写危机。

    3天前,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最终,“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掸去灰尘,重闪光芒?传统文化如何推陈出新,走近百姓?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探寻文化遗产的活化之道。

    近600岁的故宫越来越时髦了。元旦佳节,故宫微信公众服务号“微故宫”正式上线,鼓励观众“微”服初访。而在不久前举行的“爱上这座城——故宫和小伙伴们的聚会”上,还成立了“紫微星系”粉丝团,他们将为保护故宫文化遗产、宣传故宫文化而努力。不仅如此,故宫手机应用还将于近期推出,青少版网站也将于2014年底上线。

    通过微语言、微话题和微故事,“掌上故宫”随时可以逛一逛

    “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恭候你的‘微’服初访。”“紫禁城这么大,一转身我遇见你,再转身,我怕不见了你,想和你手拉着手,一起数遍那传说中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元旦当天,故宫微信公众服务号上线后推送了第一条信息。通过微语言、微话题和微展览,人们可以随时到掌上故宫博物院逛一逛。还可以注册“微故宫伙伴卡”成为会员,参与互动。

    此外,计划于2014年底上线的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的青少版,将用角色扮演和故事模式来丰富交互体验,以此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关注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文化。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很多人参观故宫往往在中轴线上走完三大殿就出去了,我们希望展现给大家更多的故事。”

    为了对故宫藏品和文化进行推广普及,故宫博物院不断进行新尝试。2013年5月,故宫博物院出品的首个iPad应用《胤禛美人图》正式发布,上线后短短一周之内日下载量即超过2万。

    中央美术学院国家数字媒体创新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彦风说:“电子媒介让更多人都能接触到艺术和文化,故宫从红墙里走到了红墙外,不像原来那么保守。我们的博物馆也需要借用多渠道的媒介和技术平台来推广自己。”

    巧妙结合艺术珍品与日常生活,文创产品让观众将博物馆“带”在身边

    走进故宫纪念品商店,宫廷娃娃、八旗娃娃、大明潮人……这些Q版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目前,故宫博物院开发的特色文化产品已达5000余种,既包括贵金属、器物、雕漆、珐琅等传统类别,也有冰箱贴、玩偶、手机壳等新潮产品。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的博物馆大多创意缺乏,产品单一,有待更好地发掘博物馆的文化元素,形成更多精彩的创意。

    在这个方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经验值得借鉴。据了解,台北故宫近些年文创产品年收入达到8亿新台币。2013年,台北故宫一款普通的胶带纸因为印上了康熙皇帝的御批手迹“朕知道了”而卖到断货。而馆藏珍品翠玉白菜更是有200多种衍生品,类型涵盖了公交卡、项链、挂饰、文具夹等,可谓无所不及。单霁翔说,这些文创产品巧妙地将高居庙堂的艺术珍品与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自2013年开始,故宫密集推出了文化创意产品。但相关专家指出,要让这些文创产品深入人心,还需要找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包括故宫在内的国内博物馆要做的还有很多。

    此外,文创产品也需要好的策划和推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就曾说过,博物馆不能远离观众,要多举办与人们亲近的活动。台北故宫博物院曾推出衍生文创商品设计竞赛,还特别为参赛者举办了国宝美学解析讲座、设计创想营等,以增进参赛者对院藏文物内涵及创意化潜力的理解。衍生品是博物馆知识消费的延伸,专家表示,希望在未来更多的观众能够心满意足地将“博物馆带在身边”。
编辑:菩提树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