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忠祠121岁
地点:巢湖中庙东侧
巢湖中庙东侧两百米的湖岸线上,有一座纪念淮军阵亡将士的古祠——昭忠祠,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昭忠祠,始建于1892年。历经100多年,昭忠祠一度呈现破败景象。2012年,巢湖市投入200多万元,对昭忠祠主体进行修缮。重生后的昭忠祠,7间宽敞的正殿焕然一新,粗大的梁柱,朱漆鲜艳。迎面墙体正中,陈列着曾国藩与李鸿章的巨幅画像。画像的下方摆放着123位淮军将士代表的灵牌。
巢湖市文管所所长刘小刚说,昭忠祠经修缮,于去年免费对外开放,但昭忠祠规模还要扩大,等今年年底东西两厢房建成,布展成功,他们还将开辟淮军生平事迹展区和祭祀区。
胡氏宗祠177岁
地点:合肥南淝河畔
在合肥南淝河边,新修的滨河大道笔直,却在一座二进的院落旁绕道而行,那是已经翻修完毕的胡浅胡氏宗祠。它是合肥首个民间集资修复的古祠堂,由1万多族人捐资百万元修复。
“不管怎样,胡氏总算有了个新祠堂,以后可以来拜拜,我们都能找到根了。”今年71岁的胡家福是胡氏21代,也是胡氏宗祠现在的理事长。在他展示的鸟瞰图上,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在南淝河岸边临水而建,被绿树环抱。“老的宗祠有800多平方米,胡氏宗祠建于清朝道光丙申年(1836年),距今已有177年历史了。”与胡浅胡氏宗祠一河之隔的,有卫立煌故居、宋世科故居和吴氏炮楼,这将会在未来形成南淝河畔合肥古建筑的多处景点。
吴氏国公祠627岁
地点:肥东八斗镇大吴村
在肥东八斗镇的大吴村正中央,吴复“国公祠”青砖灰瓦,雕栏飞檐,脚下小草茂盛,蜂舞虫鸣,祠堂大门上书“国公祠”竖匾,大门上有着金字红底对联:“带励分封杨休虎拜,公侯锡爵食报鸡鸣”。
吴复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大将,立下赫赫战功。吴复阵殁后,朱元璋甚为震痛,追封吴复为“黔国公”,并在其家乡御赐“国公祠”一所,旌表功臣。
“神道脚下,置驼龙一座;两马对立,石羊跪伏。”居住在此的吴复后裔,几乎人人可以背出这段象征祖训的碑铭。吴复后裔吴兆应说,每到清明或春节,来自皖鄂黔豫等地3万多的吴复后人会分批赶来祭拜、寻“根”。
吴氏国公祠始建于1386年,距今已有627年的历史。可惜的是宗祠在清咸丰年间毁于兵患,历代族人冒死守护,近年又自筹资金重建门厅祖像。
推荐阅读:
诏安沈氏宗祠 沈耀初的故里情
安徽歙县周氏宗祠
岭南古村落——东坑李氏宗祠
徽派建筑之大成 龙川胡氏宗祠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