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岳西县图书馆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司空山开展碑刻拓印工作,对司空山的石质文献进行抢救性保护。
司空山地处岳西县店前、冶溪两镇交界处,是佛教禅宗文化发祥地,被誉为“中华佛教禅宗第一山”。公元574年,周武帝下诏灭佛。禅宗二祖慧可携始祖达摩所传袈裟和4卷《楞伽经》,于公元576年隐居司空山,掘石窟而修禅,传衣钵于僧璨,使印度佛教禅宗中国化,并成为佛教主流教派。
司空山历代古建筑众多,有二祖禅刹、传衣台、三祖洞等,还有许多重要的摩崖石刻、塔陵、牌坊等。据统计,目前司空山上有石刻100多处,保存完好的有传衣石石刻、观空石刻、明代朝阳石石刻、太白仙踪石刻、极顶石刻等30多处。这些碑刻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司空山历史文化、佛教渊源、名家足迹的实物见证和重要途径。
据了解,司空山摩崖石刻多为花岗岩构造,易风化,受地理位置、气温、降水、人为损害等因素影响,部分石刻损毁严重,碑刻石质文献抢救工作迫在眉睫。为此,店前镇和司空山风景区管委会邀请安庆市博物馆和县图书馆、文物局专家,对司空山及周边区域的古牌坊、摩崖石刻、碑刻等文物进行普查、登记,并对重点石刻和碑刻进行拓片保存,为抢救性保护提供依据。
岳西县图书馆馆长万岳霞介绍,由县图书馆牵头组成的拓片技术组已完成第一阶段野外拓片工作,下一阶段将对拓片进行研究、整理、翻译,并择期在图书馆馆进行展出。从购买拓片工具到将工具运送上山,从学习拓片技术到实现人人独立操作,再到成功拓印部分碑刻,工作组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经过近半月的辛苦努力,工作组已成功拓印禅堂、传衣台、太白书堂、目唐塔陵等石刻群,其中“太白仙踪”、“观空”、“登司空绝顶”等重要石刻具有重要的艺术鉴赏和研究价值。”万岳霞说。
推荐阅读:
古迹改造应多些人文关怀 缓解民众焦虑
江西宜黄棠阴古建筑保护迫在眉睫
湖南靖州古建文保单位筑牢“防火墙”
崆峒山古建筑群保护工作再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