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松江区车墩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镇区居住人口日益增加,居民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几年来“建南改北(以北松公路为界)”各项工程的实施,车墩集镇老上海特色风貌已初具雏形,集镇面貌和品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镇党委、政府将积极吸收车墩集镇老上海风貌改造的成功经验,实施华阳老街建设改造,以进一步改善华阳片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华阳老街历史悠久,是我市比较有名的江南古镇之一,老松江的“十里长街”被称为“东到华阳西跨塘”。区域内现有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农户与居民共772户,房屋面积109295平方米。通过改造建设,将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居住质量。通过对老街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还将进一步深化老街底蕴,提升品质。
实施华阳老街开发建设,优势明显。一是大交通规划助力老街改造。中山东路下穿沪杭铁路接通华阳社区、北侧南乐路延伸至北松公路的规划方案已基本确定,并有望近两年内开工实施,南侧北松公路扩宽工程已在施工。区域外现有的G15、S32、金山铁路和规划中的城际有轨列车、杭浦高铁、闵行区江川路、东川路、金川路对接工程、南部大居规划道路等工程的陆续实施也将为华阳老街改造带来更大的潜力和市场。二是大环境建设支撑老街开发。与华阳老街毗邻的13平方公里的松江南部新城规划已审批通过,区政府已成立开发指挥部加快推进。塔闵路以南23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园规划正在调研中,建成后将成为整个上海的后花园。三是包容氛围提升人气。华阳社区改造除了借势古桥、古树、河道等的元素营造明清风貌江南小镇之外,还有最可供挖掘的宗教文化,刚竣工的化成安养院和即将开工的东禅古寺,都是松江非常有名的佛教活动场所,寺庙建筑特色也能很好地融入明清古建筑风貌中。佛教讲究与人为善和谐共处,讲究天下一家大包容,华阳老街紧邻松江出口加工区,大量的工业企业为华阳老街的开发建设奠定了人口基础,符合“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华阳老街改造涉及集镇定位、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历史风貌还原和保护、拆迁安置、资金筹措、房地产开发、配套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很多困难和矛盾,如人口多、建筑密度大、动拆迁难度大等。镇党委、政府将以和谐为本,早规划、早部署,融合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争取早日形成“一镇两貌”的全新格局。
推荐阅读:
广东台山:古墟繁华已逝 邝氏根系仍在
济南百年浮雕仍精致 金家大院却“危”了
《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征求社会意见
尽快恢复重建如皋“中山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