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身份证”能否成为古建筑的护身符
来源:大众日报  日期:2013-4-17

    今年以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根据《关于加强徽派建筑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力推动有关市县对徽派建筑实施普查建档,防止损毁流失。“对确需迁移的私有徽派古建筑,鼓励个人向政府或村集体捐赠,或由政府作价收购,严禁将徽派古建筑迁往省外”。今年年底前,黄山、宣城等地的徽派古建筑都将拥有特制的“身份证”。

    日前,成龙在微博上表示将把自己购买的部分安徽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某大学,引发舆论争议。顺带着火起来的,还有从皖南到婺源的建筑美学。

    客观地说,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的徽派古建筑,确实是集中反映古徽州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的“活化石”。但也正如当地媒体所言,“古徽州区域内古建筑点多、面广、量大,保护和管理难度很大”,早年间,许多精明的建筑商、民间收藏者意识到徽派古建筑的不可再生性和独特审美价值,大到整幢搬迁、小到构件收藏争先收购,每年流失的数量不下100幢。那么,在成龙捐赠事件搞得地方古建保护很没面子之前,相关部门及评估保护措施在干什么呢?

    当然,地方有地方的难处。打击走私、查处拆改,这是分内的职能。但这一《意见》的说法,显然有点气急败坏。一者,如果建筑本身不属于文物,而是不折不扣的私产,既影响不了全貌、也改变不了格局,那么,在物权法已成共识的当下,基于所有权之上的处置自由无可剥夺;二者,对于“确需移动的古建筑”,鼓励个人向政府或村集体捐赠,显然有点不甚靠谱——如果捐赠真是后果无虞,成龙何苦这么大力气让徽派建筑“留洋出国”?地方政府或村集体,有能力、有精力稳妥保管好古建筑吗?三者,“由政府作价收购”,譬如成龙手里的宅子,据说已经过亿,本来地方保护就掣肘于财政因素,现在还有精力按市场价“回购”天价古建?又如果只是“意思意思”而已,投资者或持有人的保有成本和风险成本谁来埋单?至于“严禁将徽派古建筑迁往省外”的想象,多少有点地方保护的意味——已经流出的,基本再难追回,有本事留下来的,也无需色厉内荏地吓唬谁。

    日前,成龙前往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看到该校徽派建筑研究学者摆放待捐的4栋古建筑的模型和三维图样,成龙非常感动地说:“几乎有冲动想把其余6栋也捐给他们。”一句话,胜过教条式口号的千言万语。因为一个共识正渐次清晰:有效的保护,好过看似热血的“据为己有”。

推荐阅读:

安徽规定严禁将徽派古建筑迁往省外

江苏古民居现状地域差异大 保护工作依旧困难

落寞的甘肃举院“活路”何在?

徽派建筑保护 给我们以启示

编辑:菩提树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周庄水乡 抹不去的江南残梦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中国十大私家古典园林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
 ·老公园古建之殇 半是落寞 半..
 ·海南定安龙梅村欲申报历史文..
 ·仙逸与入世 北京园林建筑思想..
 ·江西鹰潭上清古镇改造项目完..
 ·为什么德国不会发生强制拆迁..
 ·海南7个村庄入选首批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