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东西巷改造效果图
现在的江南巷1号,曾是魏继昌的住宅
魏继昌住宅设计效果图
扛着单反,一个个镜头定格在悠长、破落,时而寂寥时而热闹的长巷里。近段时间,不少怀旧的桂林市民和游客,时常流连在正阳东西巷里,抓住这即将远去的记忆尾巴。
在桂林市中心,靖江王府正阳门前有两条巷子,以方向命名,得名正阳东、西巷。这也是桂林市区目前唯一留存的两条古巷,见证了桂林城自唐代武德年间建城后近1400年的历史烟云。
然而,古巷在岁月侵蚀中,褪去了昔日的光华。遗存的古建筑和名人故居难觅踪影,就连古巷紧紧依着的古城墙,也人为地被牵连受损。今年年初,桂林着手推进对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地段保护修缮整治项目,预计在2015年年底,一个全新的正阳东西巷商业街区将现雏形。
留恋:留下古巷最后的美丽
摄影爱好者黎先生,这几天都忙着撺掇身边朋友到东西巷拍点什么。“前两天我还带着一对准备结婚的新人,到这里拍写真呢。”在正阳东巷里,他一边跟记者说着,一边不忘按动手中的相机快门。
在黎先生的镜头里,有保存相对完好、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东巷二十号院落;有几座搬迁完毕,几乎快拆成废墟的民房;还有正在忙着搬家的年轻租客……巷子里,不乏聚在一起闲聊的居民,大家的话题,几乎都离不开拆迁和搬家。
“一听说这要拆了,这些天有好多扛着长枪短炮的人来这里拍。还有好多收废旧的,也成天骑着三轮车在巷子里逛,看来好多人比我们这里面的居民还关心着巷子的命运。”东巷的一位住户告诉记者。
几轮东西巷逛下来,黎先生的镜头刻意回避了头顶那些扭麻花似的电线团,绕开了堆放在门前的生活垃圾,还有那高过城墙的违章建筑。
追忆:曾是桂林老字号发源地
桂林市民对正阳东西巷的眷念是有理由的,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自唐代武德年间修建“桂林城”以来,正阳东西巷就是桂林商业文化繁华的象征。近代以来,曾有许多名人绅士在此置业定居:两广总督岑春煊,前清秀才、解放后任桂林市副市长的魏继昌,中共著名地下工作者、白崇禧的机要秘书谢和赓,清朝“兄弟翰林”龙朝言、龙朝翊两兄弟等,都曾在这里居住过。
一些对这块区域比较了解的“老桂林”向记者介绍说,曾经,很多桂林“老字号”是从这里兴起的,如“张永发”的染布、“熊同和”药店、“又益轩”米粉、“鸿庆隆”月饼、“车馨兰”生切烟、“巨丰泰”商行、“友信”商行、“黄昌典”毛笔等等。“这些离现代桂林人越来越遥远的名词,当年都是耳熟能详的著名商标,但现在要找它们就太难了”。
记者按照历史资料上的记录,想要在东西巷中寻找几个名人故居的旧址,但几番走下来却一无所获。直到看到东西巷改造项目宣传册上的对比图片才发现,两广总督岑春煊的家就如同普通破旧民房一般,岑家的井是目前桂林市区小巷内仅存的一口古井,但也已被附近居民当成自家阳台;桂林老字号“熊同和药房”的旧址现在已经是危房;民国时警察局局长马启邦的住宅原是东巷少有的欧式建筑,也因年久失修倒塌,几年前已被有关部门拆除……
推荐阅读:
北京香山民国古墓群亟待保护
南海镇街再度迈开古迹重建步伐引关注
福建潘山古建筑遗址出土笑脸兽
西安兴教寺“拆迁”牵出2.3亿项目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