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太平天国年间毁于战火的文汇阁,在多年后因为《四库全书》在扬州被原大原色原样复制成功,而重回人们的视线。昨天,市民朱先生报料,在西园大酒店文汇阁原址附近发现一块石构件,或为当年文汇阁遗物。
市民报料
记者跟随知情人朱先生来到西园大酒店附近的一座民居处,拨开院落里一块隐蔽角落的层层积埃,一块规格尺寸为100cm×60cm的石块显露眼前,石块为汉白玉材质,表面刻有曲线优美的如意纹饰,包浆很厚,可见历史悠久。
“这块石头埋在这里有年头了。”据朱先生介绍,他曾走访过一位何姓老人,这位何老先生曾参与西园大酒店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这些石头,当时有很多石头被搬到其他地方,另作他用,而这块石头由于被怀疑是曾毁于战火的文汇阁遗物,则被有心人留下,出于保护的目的,埋到了这里。
据文化学者韦明铧介绍,西园大酒店是乾隆行宫遗址,行宫内建筑繁多,著名的文汇阁也在其中,“凡是古建筑,均有精致而坚固的石头构件,质地优良,雕刻细腻。如果这一石头构件不是从别地运来的,而是该处原有的,不排除是文汇阁的组成部分。”韦明铧表示,单从外观看来,这一构件看起来质地刻工俱佳,应该不是民用之物,不过能否确定为文物,还有待考古文物部门研究论证。
文汇阁的前世今生
原址位于天宁寺西园,为三层古建筑
文汇阁又名御书楼,原在天宁寺西园,根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天宁寺西园一称御花园,正殿叫做大观堂,七大藏书楼之一的文汇阁就在大观堂旁,阁中藏有《古今图书集成》与《四库全书》,由乾隆帝钦赐“文汇阁”之名及“东壁流辉”之匾。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文汇阁是一座三层楼建筑,阁的一楼当中藏《古今图书集成》,两侧藏《四库全书》的经部书籍,二楼藏史部书籍,三楼藏子部、集部书籍。
文汇阁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档案部门在解密《清宫扬州御档》时,曾发现了一篇重要文档,即咸丰朝太平天国军攻陷扬州城后的《扬州阖属士民公告启》。虽未详载,但为文汇阁和《四库全书》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之说,增添了新证据。
韦明铧介绍,满人完颜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里曾描写其见到的情形,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文汇阁的最后记载。“文汇阁在扬州行宫大观堂右……阁下碧水环之,为卍字。河前建御碑亭,沿池叠石为山,玲珑窈窕,名花嘉树,掩映修廊……”
存世时间最短,尚有残本存世
韦明铧介绍,在七大藏书楼里,扬州文汇阁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毁于咸丰四年(1854),存世仅七十余年,、寿命最短。“文汇阁不但楼与书俱毁,而且存世资料也最少。它的命运是扬州文化的一段痛史,也是中华文明的一段哀史。”韦明铧说,如果扬州文汇阁复建成功,这块珍贵的石构件将物归原主,成为文汇阁收到的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