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泉州潘山出土南朝至唐朝随葬品
来源:东南早报  日期:2013-12-23

 唐代双系罐

    【发现】

    潘山工地

    挖出30余件古墓葬品

    泉州文物爱好者王先生的家在潘山附近,自从他得知今年4月潘山原糖厂宿舍区一带发现大量唐宋时期建筑构件后,几乎每天都在工地上溜达。前不久,在工地清理出来的土方中,王先生惊喜地发现里面有些看似普通的砖头竟是古墓的墓砖和“带耳朵”的瓷器残片。

    “工人说这些砖是挖土机挖出来的,有不少完整的瓶子和碗,捡了一些放在宿舍。”经同意进屋察看,经验告诉王先生,这满地瓶瓶罐罐可是宝物。他将这30余件古代器物送到泉州市博物馆鉴定。

    果不其然,鉴定结果验证了王先生的猜想——经泉州市博物馆专家组鉴定,这是一批南朝到唐代的随葬品。

    【鉴定】

    三件特色文物

    断代为南朝至唐肃宗年间

    泉州市博物馆专家组介绍,这批随葬品有南朝的莲瓣纹盘、大碗,唐代带盖小罐、花口碗,以及用于装茶叶的唐代双系罐等。这些器物完整且精致,非常珍贵。

    “随葬品中的莲瓣纹盘、大碗有鲜明的泉州窑特色。”专家组介绍,莲瓣纹瓷器是南朝时用于祭祀的用品;大碗则采用叠烧工艺,碗内有支钉,直径约14厘米,高在3至5厘米,并采用细麻绳切底的圈足制作工艺。

    而唐代带盖小罐各装有一枚“乾元重宝”铜钱,因年代久远已经与罐体连在一起。鉴于此,专家组认为出土随葬品的唐代文物为唐肃宗年代(公元756—761)。

    【历史】

    中原技艺南下

    形成泉州窑特色

    为何唐代带盖小罐里有一枚“乾元重宝”?

    专家组认为,这与泉州的墓葬习俗有关,在唐代每个墓里都有五个带盖小罐,里面装有五谷和铜钱,以此期望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吃饭、喝茶、有钱花。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瓷器身上有中原文化和泉州本土交融的见证。泉州市博物馆专家组介绍,南朝莲瓣纹瓷器的釉面颜色偏黄,这具有明显的泉州窑特色。东汉末年尤其是晋以后,中原贵族大批迁入闽南地区,中原人把先进的手工技术带到了泉州,由于气候、土壤等原因与中原形成了不同的瓷器烧制工艺。釉面偏黄就是与泉州的土质有关。


    文物“竞猜”

    唐代随葬品难倒专家

    民间高手,您该出场了

    近日,晋江池店某工地上,出土了大量唐代古墓随葬品,但其中三件器物曾让专家们摸不着头绪。

    都说高手在民间。亲爱的读者、高手,您见过这种随葬品吗?知道古人用它们来做什么?如果知道,请致电96339告诉我们。

    其一:这是个圆盘,圆盘中间有一小圆圈,以小圆圈为起点,小圆圈内被隔成三个区域7个“小扇形”。它乍看之下,有点像唐代五盅盘,但内部构造又不相同。洛江河市镇曾出土一唐代五盅盘,盘内环置着五个小酒盅,很像如今闽南人喝茶的小茶杯,但小酒盅是无法拿起来,这是专用于墓葬的陪葬品,盅与盘连为一体。那么此次池店出土的这件陪葬品究竟为何物?考古人员猜想,或许是古代的胭脂盒、粉盒?

    其二:浅腹平底的盘内,中央立着一柱体,柱体底部镂空;圆盘两侧各钻有极细的小孔,这些小孔似乎是用来系线的。这是古代的灯盏吗?泉州南安丰州一南北朝时期的古墓曾出土过一灯盏,形状与这件相似,但其中央柱体底部并非镂空。

    其三:乍一看,这是个带着把子的托盘,同样是浅腹平底。这是古人用来盛东西的盘子?有考古人员猜想,这或许只是瓶瓶罐罐的盖子。

编辑:菩提树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