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黄庭坚真迹在泸州现世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元禄  日期:2013-12-20

    笔迹“二月茶

    去年7月23日那场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给酒城泸州带来伤害的同时,也给泸州人带来一份惊喜:长江支流纳溪清溪河大渡口镇象鼻村晒鱼滩河道内石壁上,北宋大书法家、号山谷道人的黄庭坚笔迹“二月茶”,被乱石青苔封存27年之后再面世!

    “石刻的现身,是泸州地区近年来较为重大的文物发现。同时,也丰富了纳溪作为全国特早茶之乡的历史文化内涵。”纳溪区文管所所长孔智表示:经初步查证,清溪河道石壁上的“二月茶”石刻,确是黄庭坚的字体风格。但是否为黄庭坚在纳溪亲笔所书的真迹,有待更高一级的文物专家核实。“目前,区文管所已向省文物局汇报了此发现,相关鉴定正进行中。”

    一场洪水

    河中石刻,27年后重见天日

    李小东,大渡口象鼻村本地人,也是纳溪区晒鱼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利用清溪河天然河道养生态鱼,已有7年整。对“二月茶”石刻,李小东并不陌生。在他的印象中,清溪河晒鱼滩河道中的石刻,存在了很久很久,是当地村民人人皆知的事。由于不知其含义,更不知黄庭坚为何人,村民们也就不理不问。李小东称,由于石刻上的字地处河水湍急处石壁上,常年被水和清苔罩住,一般情况下很难看到。

    1986年,当地截断清溪河筑坝建水电站。在就地取石时,村民们考虑到石刻上的字,已存在不知多少年,若是文物毁了也可惜,便并未将其取走。

    也是因为筑坝取石,河道中散落了大量石块,在河水的冲刷之下,慢慢地堆积在石刻处的瀑布之下,将石刻封存了起来,还起了青苔。“二月茶”石刻,从此退出了村民们的视线。

    去年7月23日,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袭击泸州,作为长江支流的清溪河未能幸免。排山倒海般的山洪和河水,将堆积于石刻处27年之久的乱石青苔,一扫而空。尘封27年之久的“二月茶”石刻,再次重见天日。

    记者探寻

    饱经风霜,石刻字迹仍旧清晰

    为探究竟,12月11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驱车清溪河,来到石刻所在地——纳溪区大渡口镇象鼻村晒鱼滩。此段清溪河地处山谷中,山峦起伏,崖峰延绵,人烟稀少。在当地村民带领下,记者沿着一条羊肠小道穿梭行走于山谷河道旁。顺着清溪河徒步大约15分钟,便是一座废弃电站的配电房。此处的清溪河河道,出现一个三四米高的落差。清澈且水量丰沛的河水,在此形成一个美妙的瀑布。瀑布正中处的石壁上,“二月茶”三个苍劲的石刻字,虽被瀑布冲刷,但仍清晰可见。

    瀑布石壁高约3.5米,从右到左依次刻着“二月茶”三个阴刻大字,最左侧落款为“山谷道人黄庭坚”七个阴刻小字。“二月茶”三字为行草阴刻,间宽0.6米。其中,“二”字高0.6米,宽1.1米;“月”字高1.4米,宽0.6米;“茶”字高1.3米,宽1.4米。左侧七字楷书题款共高1.2米,宽0.1米,字间距0.06米。

    纳溪区文管所所长孔智表示:经初步查证,清溪河道石壁上的“二月茶”石刻,的确是黄庭坚的字体风格。但究竟是不是黄庭坚在纳溪亲笔所书的真迹,有待更高一级的文物专家核实。

    民间推测

    黄庭坚曾被贬巴蜀,或与其有关


    黄庭坚(1045—1105),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江西修水(分宁)人,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因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后在泸州域内待了6年之久,足迹遍及纳溪茶山,一生酷受诗词、书法、品茶,还爱游览大山名川及寺庙,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于宜州贬所。

    如今重庆的万县(合浦)、涪陵(涪州)、彭水(黔州),四川的宜宾(戎州)都有他的墨迹。

    关于“二月茶”石刻与黄庭坚之间的渊源,泸州民间有种看似合情合理的推测:黄庭坚被贬巴蜀期间,曾从宜宾(古称戎州)顺长江而下到大渡口镇后,逆清溪河而上,沿着当时的晒鱼滩古道,前往附近的古庙妙金山寺游玩。寺庙主持待客时,泡了一杯纳溪刚产的二月早茶给他喝。兴起之余,黄庭坚书兴大起,为古庙挥笔写下“二月茶”三字相赠,并在左下角落下“山谷道人黄庭坚”的落款。事后不知过了多久,古庙某代主持兴许也是个爱茶懂茶之人,请来能工巧匠,将黄庭坚的墨宝刻于山下清溪河河道的石壁之上,保留至今。

    专家考证

    河水太大,文物局专家无功而返


    据了解,由于在政治上被排挤,黄庭坚的书法作品曾被禁封,因此传世的作品极少。对于石刻的真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赵夕称,他虽然没有去过现场,但看过视频资料。“直观来说,有些神似。尤其是‘月’字的撇和‘茶’字的捺,笔法有力,大有黄庭坚的潇洒。”赵夕表示:“因为至今没到过现场作实地考证,不能确定石刻题字是否为黄庭坚的真迹,只能等待文物专家作进一步的鉴定。”

    关于“二月茶”石刻,泸州文化界基本排除商业炒作之嫌。原因很简单,此石刻不管是不是黄庭坚的真迹,其存时间至少上百年。

    黄庭坚以诗歌和书法闻名于世,而在他的诗歌体系中,茶诗是很重要一部分。据纳溪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孔智介绍,11月底,省文物局专家一行10余人,专程到象鼻村晒鱼滩,欲对“二月茶”石刻是否黄庭坚真迹进行鉴定。然而,由于当时河水太大,专家们无法下到瀑布一探究竟,只好无功而返。“二月茶”石刻之谜,至今未解。

    告别泸州时,专家们希望当地文物部门,尽快收集相关资料报上来,为下一步求证做好基础性工作。

编辑:菩提树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