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杨氏民宅为何 让梁思成折服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蒋艳  日期:2013-12-12

    重庆潼南县的双江镇,是一个有着300年历史文化遗存的古镇,镇上僻静之地有一处宅院,里外共有108道门,它曾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宅院。这个被喻为“清代民居博物馆”的杨氏民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被其折服,叹其为“民族的瑰宝”。

    近日,记者寻访城市文脉走进杨氏民宅,带你一探究竟。

    主人与重庆潼南有何渊源?杨守鲁称得上建县元勋

    杨氏民宅主人杨守鲁,早年曾考为清贡生。他尤善经商,一面在家经营生意,一面操持家事和管教子女,被双江杨氏家族推选为族长。杨守鲁也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堂伯。

    重庆潼南杨尚昆故里管理处副主任蔡华全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杨守鲁以双江杨氏老商号“杨三泰”(取三阳开泰之意)之名,在重庆开设“川源通”商号,聘江西会馆首事、匹头帮会曹淑冠为总管,遂宁周汇三为上海分号庄客,双江向致中为香港分号庄客,经营棉纱、匹头、洋广杂货等,经营有术,为重庆市商业和轻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深受当时重庆工商界的称赞。

    而杨守鲁又与重庆潼南有着密切的关系。蔡华全说,重庆潼南原本没有县治,分治于遂宁、蓬溪两个县。宣统年间,杨守鲁联合遂宁下三里及蓬溪上三里士绅数十人,到省里呈报,以及赶赴遂宁、蓬溪洽商,呈报将梓潼县丞晋升知县,呼吁建立新县治。

    几经周折,历经三年,终于在民国元年(1912年2月)获得批准,建立安东县,民国3年(1914年)更名为“重庆潼南”。“杨守鲁称得上重庆潼南建县元勋了”,蔡华全说。

    大院里出了哪些人才?被称为“四代饱学之家”

    常言道“茅屋出公卿,富家出纨绔”。然而杨氏民宅却与此相反,出的却是“四代饱学之士”。

    杨守鲁有两个儿子,长子杨筱鲁(也名杨尚楷)能诗文通史志,遂宁县庠生,曾任江苏金坛县知县。杨筱鲁的夫人陶香九,出身书香门第,上海商务印书馆曾出版她的诗集《绣余草》,由胡适作序,是我国第一个由出版社出版诗歌专集的女诗人,被称为“当代李清照”。

    杨守鲁次子杨稚鲁。少年即应县童试考取第一名,后来参加吏部考试又获第一名。先后任宜昌府远安县知县、四川重庆丰都县知事。1915年,重庆潼南县县长王安镇组织编修第一部县志,杨稚鲁任副修,干了八个月,完成了第一部《重庆潼南县志》,总计25万字、10卷本,并为这本县志作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杨守鲁的第三代孙,更是人才辈出,多是美、法、英、德的留学生,还走出重庆潼南第一位法学博士。

    封火墙上10个洞啥用?主要是用来防土匪进犯

    双江民间有句民谚,“小孩拜师学木工,结婚之时才出师。”说的就是这座田坝大院。杨氏民宅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动工修建,光绪十六年(1890年)落成,历时12年。也有一种说法是建了15年,因为镂刻神龛花了三年,故有15年工期之说。

    原双江镇长助理张盈介绍,杨氏民宅共占地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进入大门,就能看到四周高高的封火墙(又称风火墙),但奇怪的是,正面的封火墙上有10个洞口,依次从大门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三面都有。洞口高过人的头顶,约有两米多,外窄内宽,外侧窄到只有巴掌大小。

    明明是为了防火、防盗,为何墙上会有这些洞口?张盈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原来这是一种防御工事,如果有土匪进犯,里面就能搭起高高的垛子,宅院的保卫、家丁就能够得着,可以架起武器进行抵御。从外面往里看就比较困难,一是设计得比较高,二是外侧非常小。

    而且,封火墙中间还有大大的“福”字,中轴线上不管哪一道门打开都能看见,这就是取意“开门见福”。张盈说,这处民宅的人文艺术与防御工事结合,就是设计的妙处。

    双江起义发生在这里

    四川历史上有名的“双江起义”就在这里发生。

    1926年,杨闇公、刘伯承、朱德领导的“泸顺起义”失败后,起义军中的瞿连成团被军阀李家钰改编,扩大为第五混合旅,派驻双江。旅长瞿连成随旅部进驻“杨氏民宅”。不久即在这里发生了一次党领导下的兵变。

    由于瞿部在“泸顺起义”中,党组织保存尚为完整。因此,1928年,中央便派李鸣珂带着一批党员到该部开展军运工作。谁知旅长瞿连成为了邀功,便将部队党的活动密报给李家钰,并密商对部队进行彻底改编。

    杨守鲁次子杨稚鲁得知这一消息,将此事告知了部队中的党员李鸣珂、秦仲文。于是,党组织当即决定:拒绝改编、举行暴动,发起了一场党领导下的“掉转枪口打军阀”的“双江起义”。

    民间故事>

    百年杨槐有个传说

    “百年葡萄”、“百年腊梅”、“百年芭蕉”、“百年杨槐”,是杨氏民宅的“植物四绝”。最奇特的,要数古杨槐树(洋槐树谐音)了。

    宅院里有一处古井,从古井里长出一株杨槐树,顺着墙根一直长到房顶,在房顶上“亭亭玉立”,至今枝繁叶茂,人们都啧啧称奇。

    说到这株杨槐树,还有一个民间故事。有一个孤儿被杨家收养,长大成人后被培养成了家里的管家,并以杨为姓起名杨俊。杨家还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娶了一位姓槐的女子,婚后称其为杨槐氏。杨槐氏不仅漂亮,而且温柔勤快。

    清代末年,军阀割据、匪患猖獗,为保全杨家财产,管家请来当时川西北最大的军阀派兵进驻大院,却不料有军阀垂涎杨槐氏的美貌,想要强占杨槐氏,并以杨家的安危来威胁。杨槐氏为了保全杨家,忍辱失身,后跳入水井自尽。

    说来也奇怪,杨槐氏去世后,从古井里长出一株杨槐树,而且在房顶上生长。杨家念其忠心,认为这是杨槐氏想念家人,高高地站在房顶守望着宅院。

    大小姐与马夫的爱情

    提到大家闺秀的小姐,能想到的就是粉黛脂香,但在杨氏民宅的小姐闺房旁边,却有一个马厩。从民居大院的建筑角度来说,这是情理不通的,很多建筑学家也觉得奇怪。

    “虽然这是情理之外,但听了这个故事就能解开谜团。”张盈介绍,杨守鲁有一个女儿,性格开朗,不爱脂粉爱骑马打猎。在选址杨氏民宅的时候,背靠山岭,就有大片的森林。女儿向父亲提出想要养马,但马厩又脏又臭,家人就为设在哪里而犯难。这个女儿却笑称设在自己闺房旁,父亲再三思量才答应,并专门安排马夫为她养两匹骏马。

    久而生情,常在深闺的小姐爱上了这名马夫。杨家虽然吃惊,觉得门不当户不对,但也没看低这位马夫,就想考验一下他,并带着他去学经商。这位马夫聪明能吃苦,很快就挑起大梁,杨家也成全了小姐与马夫的爱情。

编辑:菩提树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