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5吨重唐代石鼓沉入水底近半世纪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何彩云 王振宇  日期:2013-12-10

石鼓直径约1.5米,高约1米

    12月5日,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镇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对沉入河底近半个世纪的唐代石鼓及星形须弥石座进行打捞,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这两件珍贵文物得以重见天日。“现在石座已经打捞上来了,也看到了石鼓,但由于挖掘机太小,石鼓还没有完全上岸。”昨天,阚疃镇党委书记宫继涛说。

    “早就听讲白洋沟有一面唐代石鼓,现在冬季河水比较少,于是就专门组织进行打捞。”宫继涛告诉记者,组织人员打捞石鼓的当天,当地上百名群众前来观看。

    据介绍,首先打捞上岸的是星形须弥石座,在它浮出水面时,立即引起一阵轰动。村民忙着打水冲洗底座上的淤泥,漂亮的梅花图形及精美文字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个六棱形青石梅花底座直径90厘米、高60厘米、重约2吨。

    很快,挖掘机开始打捞更为巨大的石鼓。经过一番周折,石鼓被挖掘出淤泥。“石鼓直径约1.5米、高约1米、重约5吨。”宫继涛说,由于石鼓太重,挖掘机太小,一时还没能打捞到岸上,不过,近日将用更大的挖掘机,将石鼓打捞上来。

    据阚疃镇77岁的汪明凯老人介绍,他小时候见过这面石鼓。而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鼓面很大,鼓身周围的鼓钉非常多,无论大人或者孩子,没有一个人能够数清楚究竟有多少鼓钉。老人说,每个人数过的数目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每次数的数目也不一样。

    据了解,阚疃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上曾经有过72座庙、72眼井,而这面巨型精美石鼓所在的位置就是唐朝时香火鼎盛的净梵寺的门前。据附近群众介绍,后来由于河堤塌陷导致石鼓和石座一同沉到了河底,距今已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昨天,宫继涛表示,这面石鼓及其石座完全打捞上来以后,将被放置在阚疃镇逸久文化广场,供人们参观。

编辑:菩提树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