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打造仡佬民族特色村寨浩口田家寨
来源:武隆网 作者:张静 日期:2013-12-9
距离浩口苗族仡佬族乡政府3公里处的浩口村田家寨,四面绿山环绕,森林植被繁密,风光秀丽的珠子溪依傍流淌,参差果林点缀其间,蕴含民族气息的古吊脚楼掩映在茂林修竹中,呈台阶形分布。在这个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保存完好的仡佬族少数民族古村落聚集该处“宝地”,75户仡佬族226人宅于古楼中,展望着他们未来美好的生活。
为了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造特色民居,发展特色产业,传承特色文化,使原来的穷乡僻壤变成都市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让少数民族乡亲变成在家门口致富的农民明星,让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文艺重新走上乡间舞台……浩口乡政府着力将田家寨打造成为辖区内乡村旅游的示范窗口,建成以“仡佬文化”为品牌的重庆市唯一的仡佬族特色村寨,促进当地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改天地宽民心聚起来
当记者走进田家寨时,看到工人和当地居民正齐心协力为古宅“穿衣戴帽”、“改颜换装”,或将房瓦除险加固,或改装独具民族特色的翘立房檐,或在房体上雕刻仡佬文化图纹……一派繁忙景象,渐渐勾勒出当地仡佬族的特色文化画卷。
“刚开始,很多村民不理解,认为改造没有意义,只是把表面改造得花里胡哨的。为了让老百姓看到‘好处’,我们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一户人家进行示范性改造。”专门负责田家寨保护和改造工作的该乡统战委员甘建平说,当地村民杨建锋的房子成为改装后的第一户样板房,房子外貌变得古朴别致,室内装修典雅现代,房屋也改装成了独具特色的5个旅游接待标准房间。看到样板户改造成民心统一后,该乡政府趁热打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动问计于民,尊重群众意见,根据每户房屋实际情况设计,按照规划“整旧如旧”,充分保持了古村落的古香古色。当地村民对特色吊脚楼群的保护意识也由此得到极大提升,纷纷主动动手恢复吊脚楼本来面貌。
据悉,田家寨特色村寨打造包括修缮保护固有的仡佬族民居和高山移民新建房,总工程预计明年年底完工。目前修缮改造完成20户,占一期计划总数35户的58%,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工。该乡同时还启动了集镇及武务公路沿线房屋仡佬特色风貌改造。
致富路子开腰包鼓起来
“打造田家寨特色村寨的最终目标是依托仡佬族民俗文化载体,以珠子溪美丽自然风光为平台,培育集民俗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拓宽增收门路,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该乡党委书记文静说,通过展示田家寨古村落、仡佬传统文化、世界自然遗产地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地方经济,将自然、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经济发展助推文化保护,从而促进浩口乡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们家两层楼有1000多平方,可以改装成10余间房给游客住,到时候再做点餐饮,收入应该还高。”一想到田家寨改造后即将带来的经济效益,当地村民汪勤维就笑得合不拢嘴。汪勤维说,娘家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亲戚听说她所在的地方要改造发展仡佬族村寨,纷纷充满期待,夸赞武隆浩口思想开放,都想来一探究竟。
“我们家不大,隔不出几间房,只有到时候从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中借机赚点小钱。”村民田维凤告诉记者,乡上干部经常下乡来做当地村民思想工作,引导村民找准增收途径,告诉他们除了搞乡村旅游接待外,还可以通过发展杨梅、老荫茶、黑山羊等特色生态产业增收,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传统仡佬族工艺品生产赚钱,还可以在民俗文化交流互动活动中寻找商机。
在田家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项目完成后,都将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田家寨将由过去只有单一的农业种植,农户“油盐全靠卖蔬菜”的清贫境况,转变为今后通过民俗旅游业的带动,旅游业、服务业、商业、加工业齐头并进,呈现“男人耍民器、女人开馆子、老人做竹编、娃娃看摊子”的兴荣景象,有效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并辐射带动浩口全乡经济的发展。
文静告诉记者,预计明年,实施民居改造后的农户户均可增加现金收入3至4万元。
民俗串多台文化传承开
“文化的传承,重要的是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传承,因此,要找好传承载体。”文静说,提升和创新仡佬族文化,是扩大浩口乡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田家寨仡佬族文化活力的增强将成为传承、创新仡佬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待田家寨项目完工后,游客将会在此学习体验到唱哭嫁歌、盘歌等土著文化,仡佬蜡染布艺、竹器编制等手工工艺,参与打篾鸡蛋(竹绣球)、跳竹竿舞等文体活动,以及仡佬“三幺台”、喂树(祭树)等民俗礼仪。“把仡佬文化有机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大型互动活动等领域,促使游客、村民广泛参与民族文化交流互动,将成为扩大仡佬族文化传承范围的重要举措。”文静自信地说。
为了营造氛围,加快仡佬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该乡还创新性地将民俗文化融入校园,开设民俗兴趣培训班;并在民间充分挖掘和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与民俗小组,通过在田家寨和日常生产生活中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丰富游客和村民的精神生活,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强村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家园的自信心。
当记者离开田家寨时,建筑工人还在不停歇地继续忙碌着,一座座有明显仡佬族风格、民族特色的古宅、古韵气息的古吊脚楼还在被“梳妆打扮”,即将以“亭亭玉立”的别致面孔展现在世人面前,守护着当地的仡佬族文化在保护传承中不断前行。
编辑:菩提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