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李恒谦: 惠泽后代的“乡村建筑家”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杜颖  日期:2013-12-9

李恒谦画像

罗驿村李恒谦故居

罗驿村忠烈祠

 罗驿村李氏宗祠门前的石狮,雕刻设计带有异域的痕迹

    李恒谦(1788—1859),字子谥,号地山,是清代澄迈非常有名气的一位仕宦名人,他在云南为官,人人都知,但鲜有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对乡村民居十分感兴趣且付诸行动的建筑设计家。为官期间,他关注云南乡村徽派建筑,将大量云南民居图纸带回家乡海南,并在祠堂和民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中,加以实施应用,为这方红土地留下了一丝滇乡风情与痕迹。

    12月5日,暖冬的斜阳下,年逾花甲的老人李受进耕田归来,打开上锁的李恒谦故居的大门,一座简朴而敞亮的院堂呈现于眼前。在古澄迈乡里百姓家喻户晓的仕宦名人李恒谦的后代中,有不少子孙在地方政府部门、部队当官,而唯有李阿公却乐守着故土,做了一辈子农民。

    或许,在他的内心,怀揣着一份不舍故土的牵挂,与李恒谦是那般的相似。

    李恒谦,字子谥,号地山,清乾隆五十三年出生。他在云南为官,人人都知,但他还是一位对乡村民居十分感兴趣且付诸行动的建筑设计家。为官期间,他关注云南乡村徽派建筑,将大量云南民居图纸带回家乡海南,并在祠堂和民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中,加以实施应用,为这方红土地留下了一丝滇乡风情与痕迹。这样一位乡土人才,出现在清代偏居南海一隅的海岛乡里,是令人瞩目的。为表其功,《光绪澄迈县志·艺文志》中收录了广东连州训导许昌龄赞颂李恒谦的诗句,《李地山公赞》诗中曰:“丽水曲澄,四府纲纪;办理汉回,名登国史;身在黄堂,心存桑梓;倾出宦囊,惠我澄士;先生之风,高山仰止。”

    关注民生有机变之才

    李恒谦出生在古澄迈县恭贵乡倘驿都(即今天的老城镇)罗驿村。小时候,他跟着父亲李树元到贵州清镇县生活,李树元也是一位从海南罗驿村走出去的外派官员,那时,他任清镇知县。受父亲好学的影响,少年时,李恒谦虽总是多病,但并未影响他学习成绩的优秀,这个刻苦用功的孩子,很快被选取为监生。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7年),也就是李恒谦29岁那年,他出仕为官,担任了云南大理弥渡通判。道光四年(1824年),李恒谦已经跟父亲一样,做到了知县,任丽江知县。

    居官期间,李恒谦在当地奉行“政简刑轻”,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称赞的一心一意关注民生的“善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时,有一次,云南的永昌地区发生两个民族的矛盾纠纷,双方甚至刀刃相见,血光之灾,一触即发。作为地方的父母官,李恒谦处惊不乱,他不避危险,亲自深入事发现场了解情况。他疏导民众情绪,讲解陈述利害关系,苦口婆心对待百姓;但另一方面,他运用铁腕,迅速缉拿要犯,依法处置了事件煽动者,使一场剑拔弩张的民族事件,就此平息下来,最终化险为夷。

    智慧化解矛盾事件,是李恒谦在处理地方事件时的一种机变能力,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十分注重对矛盾集中地区事件发生后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在任期间,李恒谦曾经数次捐出自己的俸金工资,大兴为民实事,推行富民政策,恢复商贸,发展生产,宁民安境。

    澄迈县史志办主任王邦照认为,尽管他的俸禄在推进这样的大政面前,从数额上讲是十分微小的,但他的倾囊之举,打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内心,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平稳,也深受老百姓的拥戴。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李恒谦升任云南开化府知府,后来又转任永昌、丽江、澄江、曲靖等地任知府。这位地方大员,一生致力于促进民族团结。咸丰七年(1857年),他奉命处理曲靖民族纠纷后,累倒了,退养2年后,在云南曲靖的家中逝世,那一年他72岁。

    藏蕴徽派建筑旧痕

    如今,走在罗驿村的沃野之间,到访者每每都会为大气磅礴的300多栋火山岩石古屋建筑所惊叹,喜爱在充满文墨清香的李氏宗祠前驻足。宗祠门前雕琢神采顾盼的石狮,仿佛也在诉说那段悠悠的历史。

    李恒谦在滇任职期间,多次回到海南故里,他带回的东西,是一张张让乡亲看不太懂的图纸,上面细致描画出云南古村落建筑的规划设计,李恒谦将这些元素“移植”回了家乡,对村落道路和民居、景观进行改造。

    在村里,李恒谦的故居是较为典型的建筑案例,这是二进四合院的结构布局,屋前建了照壁,很是庄严气派,两端又都与围墙连接起来,院子大门就设于照壁围墙的东边。从门进入,便是一进房前院,院庭地面是以精雕的条石铺设的,整齐严密。

    可以说,像李恒谦故居这样的罗驿村的部分古村屋,有着云南古村徽派建筑的留痕。云南古村建筑中多数重视雕刻装饰,雕刻细节随处可见,无论神龛、供桌、窗花、还是房梁柱脚,所雕刻的花鸟鱼虫,形式多样。徽派建筑的院落,多为青瓦铺顶、青石铺路的大院,周边有4、5栋房子围合而成。五岳朝天是徽派建筑的显著特色,即房屋屋顶部分、屋脊或四檐,其尖端有昂扬向上的装饰,这些痕迹,在罗驿村的一些古民居中也隐约出现。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蔡达雄曾6次走访滇藏线,这位对云南徽派建筑较为关注的教师,对罗驿村建筑中的“云南痕迹”,有着较为强烈的感受。他的印象中,罗驿村李氏宗祠门前的石狮,雕刻设计痕迹里就带有一种异域感,与尼泊尔境内出现的古代石狮设计十分相近。云南与尼泊尔经茶马古道相衔接,文化传播的纽带使其在雕刻技艺上有着某种相似,而李恒谦将这种雕琢技法风格通过图纸带回了海南,在房屋及其装饰构件上有所体现,是有一定可能性,并值得推敲的。

    当然,罗驿村今日存留下来的大多数民居,体现的更多的是火山岩房屋的独有气质。这些古屋都是木石结构,即房架均为木柱抬梁结构,外为石墙,上为青瓦,柱梁斗拱榫卯严密无缝。虽历经几百年之久,迄今仍几乎无损。

    毕生专注于教育和建筑

    对村史颇有了解的罗驿村干部李运达说,听村里老人们一代代传下来的故事,李恒谦在回乡期间,改造村落,挖池塘,修石路,带着乡亲从20里外的火山上取石材下来,有的石材大料重达4吨,不知是采取何种运输方式,付出了多少汗水,这才有了今天300余座完好古屋、36条石村道磅礴大气的姿态。

    “李氏族谱上保留下来了很多古建筑样本图、规划图,这是其他姓氏族谱里少有的。”村干部李勇军说。

    李恒谦对家乡罗驿村的钟爱,都体现在他对家乡建筑和教育的执着中。

    据史料记载,李恒谦性格忠厚谦逊,即便身为朝廷知府,每次到临府、州、县等地宣讲国学和国家法规条文,每次都自称是“学生”。

    他心慕古贤,所以为官期间也尤为重学兴教。他个人的薪金俸禄,多数都施人奉公了。王邦照说,在李恒谦任职期间,他发现,澄迈文庙续修延滞了十年都没有建成,马上返乡,鼎力资助,几个月后,文庙竣工了。他还曾经资助贫寒生员应试科举,为贫困学生纾难解困。他先后捐了国家给予他的俸禄纹银六千余两。

    李恒谦给罗驿村带来的建筑景致,和尊崇教育的风尚,永不会随时间老去,一片天地人和的清明画卷已印在今日故乡繁华的水岸。

编辑:菩提树
名称盘点隐于重庆市井中的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沁河古城堡大河边上唯美废村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福建涵江红砖厝建筑中西合璧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政策也解救不了没落的海南古..
 ·外国楼堂馆所太寒酸 英首相府..
 ·三大创新激发百年古村 周村古..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
 ·安徽:破败与等待中的徽州古..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木结构..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