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南京潘氏老宅受保护 合理规划面向游客开放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日期:2013-1-9

佘村的潘家住宅

佘村的潘家住宅

    抗战时期日本人曾炸毁老宅五间房

    在潘氏宗祠东侧的一个小店里,五十多岁的店主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听老辈人说过,老宅的材料非常好,比如墙非常扎实,砖头之间的黏合剂是用糯米汁和着稻草灰的混合物,几百年过去了,墙体还是硬硬实实的,不见哪里有裂缝。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攻到佘村后,刀劈老宅大门,刀都卷了口,门上也只是留下几道印子而已。“因为这门是用一种非常坚实的柞树做的。江苏没有柞树,据说是潘恒才从老家河南运来的。”据说,潘家的老宅子也让日本人吃了许多苦头,因为老宅子里曲径通幽,左转右绕,像迷宫一样,日本人进入以后,轻易地绕不出来,所以,刚开始时,日本人没敢打老宅的主意。

    而在潘氏老宅周围,村民们对日本人的斗争没有停歇过。有一次,日本人用一头牛运来了一些弹药,被村民悄悄处理掉了。愤怒的日本鬼子就把怀疑对象用铁丝穿过手掌心,浇上汽油活活烧死,并且还用炸弹炸毁了潘氏老宅的五间房。

    另外,在穿越村庄的上佘路上,也有一小片保留完整的明清风格民居,马头墙,黑瓦白墙,非常原始、漂亮。

    村里“九龙埂”的传说

    除了建筑本身,每一个古村落总是伴随着很多美丽的传说。

    在村子的东北侧有一口古井,村民们传说这井唐代就有了,而记载显示,村子产生于元末明初,这样看,这口古井则是村子里最年老的物件。古井现在仍然有水,但是不能喝了,村民们的生活污水已经渗漏到井里,井水的化学物质已明显超标。

    村子里还有一汪水塘,名字很有意思,“生铁塘”,原来在大炼钢铁的时代,水塘里被扔进去很多生铁,“很多很多”,到现在据说塘底下都是呢。

    “九龙埂”也值得一看,现在虽然是一片菜地,但是这里却是大有来头。相传,佘村以前叫龙村,是专门出天子的地方。后来当朝天子听说了这个典故,大怒,准备来灭村。这时一位法师站了出来,在村埂上据说是龙脊梁的地方插了一根竹子,断了龙脉,也就不用再灭村了。插了竹子的地方,也就演化成“九龙埂”了。

    大宅只剩一户人家

    佘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然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成体系,政策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民众的保护意识也有待加强。高松的调查显示,古村周边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许多文物古迹已经逐渐消亡。“300多年的潘氏住宅里,就剩一户人在家,其他的院落被锁了起来,有的当仓库,有的养鸡养鸭,还有很多墙壁都倒了!”

    为了做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熊一羲多次去村里走访,“潘氏宗祠现在是村委会所在地,保护得比较好。而最有价值的大院,少说有2/5已经被破坏。”并且大院有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面孔,它有六七扇门,但都锁着,无法走到里面看看内部环境。

    规划两条旅游线路

    佘村现有文保单位两处,其中南京市级文保单位1处,江宁区级文保单位1处,历史建筑1处。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将保持原样,修旧如旧,“整个潘家大院要整体修缮并腾空,以后作为专门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并展示民国建筑文化、砖雕文化和木雕文化,展示佘村的历史传说、民俗风情、名人轶事、宗祠文化、传统地名等。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开展乡村婚宴酒席等特色活动。

    规划中有两条旅游线路。一条为外部游线,由上坊东吴墓——佘村水库——佘村;一条为内部游线,从生铁塘——九龙埂——明清建筑群。同时规划1处综合游客服务中心。潘氏祠堂也将回归,在东侧改建成村委会,恢复祠堂功能及文化活动中心。

推荐阅读:

去年茶山南社古民居吸引游客近17万人次

南通西寺修缮工程全面启动

陕西云盖寺镇文物保护历尽艰辛

荆州:保护文物遗迹 提升城市品位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陕西蒲城县的历史人文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岭南古村落——潮州龙湖古寨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泮庐:倚水而建的徽派代表建筑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中国名楼——南京阅江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贵阳甲秀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岳阳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西方城市如何保护自己的老建..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