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大街一体化换乘站换乘空间效果图
挖地铁站挖出的明清城墙遗址,将在地铁站内重见天日。记者昨日(5日)从规划、设计单位了解到,未来能够换乘S6、M6两条地铁线的通州新华大街站站点设计,已经做出了新一版文物保护方案。无论是通州区的明清时代东城门、瓮城遗址还是老寺庙,都将在这里得到保护和展示。作为新一代的轨道交通一体化车站,乘客在新华大街站站内还可以感受到挑高10余米的机场式换乘大厅的舒适感。
老城墙先“搬”再“回迁”
新华大街站位于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商务南区,在规划的东关大道与东关南街相交路口处,是地铁M6线二期与规划S6线的换乘车站。2011年,就在第一版设计方案基本确定时,施工现场传来了足以撼动整个项目规划的消息——土方工程开始不久,施工方挖出了一段“老城墙”。工人顺着城墙又挖出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城”。
经过文物鉴定人员辨别,这段城墙是明清时期通州城的东城门和瓮城遗址。遗址格局完整,虽然只剩断壁,但仍清晰地勾勒出了瓮城内的道路和排水道。但按照规划图纸的设计,地铁站的主体建筑刚好就在遗址的位置,怎么办?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遇到历史遗迹,工程应该先停下考虑新方案,或者挪地方改建。但通州新华大街站不仅位于通州新地标地下,更是M6、S6的换乘站,未来这里将有多条道路、轨道交通相交汇,会成为通州新城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同时,由于这一站将在2013年年底前通车运行,M6、S6均已经开工,站点位置已无法调整。
遗址要保护,地铁站也要建设。于是,在市规划委两位主管负责人的坚持下,设计师们绞尽脑汁,想办法让遗址和新站点合二为一。
2012年5月,在征求王世仁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意见后,各位老学者给出了“原则上要进行原址保护,可暂时采用构件切割方法迁移,待地铁工程完工后原址归位”以及“建议遗址归位在地下4米至8米处”的意见。经过文物、规划、通州区政府以及设计、建设部门的多次求证,最终的计划为,将整个东城门遗址先切割搬走,待到地铁站施工完成后,再将遗址迁回。
推荐阅读:
日本瓦片生产量剧减 或影响文物保护古迹修复
重庆南川区多措推进重点寺观教堂保护修缮工作
苏州卫道观发现祝枝山书石碑
拉萨八廓街摊位搬迁 传统商业文化如何保护?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