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第一期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的卫道观及其配套工程,近日已完成中轴线上三进主厅山门、玄帝殿、三清殿的修缮。在修缮的过程中,共清出保留较为完整的石碑12块,其中有一块为祝枝山书写的“重修会道观记”石碑。
独特工艺修复破裂方砖
具体承担卫道观保护修缮工程的苏州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保护修缮基本按原样进行保留、修缮和复原建设。整个工程项目东至猛将弄、西至徐家弄、南至卫道观前、北至混堂弄。其中保留修缮的部分有3900平方米,包括中轴线上的三进主厅,东华堂、西华堂等14幢厢房、耳房、连廊等;复原建设的部分有2983平方米,也有十多幢建筑。
据介绍,中轴线上的三进主厅从2012年8月开始修缮。第三进三清殿是三进主厅中保留最为完整的。由于这个厅一度被用作工厂,墙面保留完好、但地面损毁较严重。记者注意到,地面采用老方砖铺设而成,但几乎每块方砖已破裂成多块。“整修时,我们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现在我们采用的是一种独特的工艺,将这些方砖挖出后,将其固定、拼接,然后再铺设,既不破坏原有风貌,又达到平整的效果。”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型壁画后暗藏祝枝山书石碑
在对该厅的修缮中,一幅长、宽都达6米的大型彩色壁画得以发现并被较好地保留下来了。“刚开始修缮时,在三清殿后壁的左上角,曾露出过一点壁画的痕迹,等我们慢慢将这面墙清理干净后,发现整个墙面就是一幅大型彩色壁画,壁画长和宽都达6米,上半段比较清晰,下半段有不少还隐藏在多次整修时涂刷的白色石灰后面。”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联系文保等部门,让这幅画尽可能地展现其本来面貌。
值得关注的是,在三清殿的修缮中,一块祝枝山书写的“重修会道观记”石碑也被发现。这块石碑就嵌在壁面的背面。“最初,这面墙的背面全部被石灰覆盖住,我们一点点清理出来后才发现的。”记者发现,这块石碑长约1.1米,高约60厘米,因为年代久远,上面的字辨认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碑文首“祝京兆书”几个字清晰可见。“此次保护修缮中,像这样比较完整的石碑共发现了12块,碑文内容大都为重修记刻或表明观中一些建筑的来历。”
卫道观:初名会道观,始建于元初,由道士邓道枢所创。据史料记载,从元朝至今,卫道观已多次大规模修缮过,最近的一次是在1953年。去年,卫道观作为第一期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项目被纳入再次整修。
推荐阅读:
拉萨八廓街摊位搬迁 传统商业文化如何保护?
北京文物局:46处旧城沿街古建修“门脸”
东山佘村徽派古民居 犄角旮旯藏着南京味
姑苏双塔“雪韵”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