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四川阆中、山西大同等地先后提出古城复建计划,一时间,全国各地兴起了古城复建热潮,七朝古都河南开封也因要“举债千亿造新城”而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而社会各界对于复古造城运动的争议也是不绝于耳。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纵观全国,很多古城复建的案例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对此,有专家对开封等地大举进行古城复建行动表示,虽然古城复建初衷在于重现文物,但是真实性和完整性才是文物的生命所在。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王维嘉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维嘉:这些年在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口号下,只要是稍能挖掘出一些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的城市,都热心大搞城市复建,各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品牌营销的专业团队来往于各大城市之间,忙得不亦乐乎,各地大小行政官员不断组织论证、策划、拆迁、修建也是忙得团团转。
全国各地兴起了古城复建热潮,引发争议不断,为什么各地都发烧般的热衷于复建古城的运动?说到底还是追求政绩,对于城市管理者和宣传部门来说,城市的改建、外观的变化、形象资源的挖掘,这些都是摆在台面上的工程,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最显而易见的政绩。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逐渐变得充裕,公共投入到什么领域最能显示出城市的发展,最能够产生吸引眼球的效果?在这方面,地方官员可谓是动足了脑筋,也做足了文章。说道理大家都清楚,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人民安居乐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才是地方行政官员的首要职责,然而要想推进这些方面的建设,都需要有长远的打算,有持续的投入,有持久的耐性才行。
居民住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水准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治安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等等,都需要花大力气、大投入,但是短期内却很难见到明显的成效。相反,一些形象工程则是发展快、见效明显。于是,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政绩,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城市规划、古城复建,这些与群众实际生活距离遥远的领域,而百姓则是深受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苦头。这样的情况何时能得到改观,地方政绩考核怎样才能更加合理,地方官员能否踏踏实实立足民生多做实事,我们真该透过城市规划的热潮,多思考这些问题。
推荐阅读:
福州将建“文化遗产保护特区”
海口将投9亿元保护扩建五公祠海瑞墓丘浚墓
珍贵壁画彩陶明天亮相厦门市博物馆
广州“中大西门牌坊”望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