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因涉及商业项目,24号院门楼及西厢房被先后拆除。经媒体报道后,国家文物局明确表示,“梁林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该由地方文物部门申报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文物局会同市规划委也表示,已责成建设单位调整建设方案,并将邀请专家制定具体保护措施。
2010年,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梁林故居”已要求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具体程序由北京市文物局作出。同年10月,媒体报道“梁林故居”已经纳入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登录项目,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正在进行。
2011年1月,东城区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将原址恢复修缮,将最大程度恢复原貌。
2011年12月,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故居在未经有关文物保护部门报批的情况下被基本拆除。
负责拆除的华润集团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自称,为防止发生火灾、倒塌、治安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房屋进行了抢险维修性拆除。
东城区文化委文物科有关负责人介绍,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虽未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但依据文物法规定,文物普查项目保护级别较文物保护单位级别略低,仍属于文物建筑,即便要迁移和拆除,也必须在征得政府(东城区政府)和上一级文物部门(北京市文物局)的批准后才能进行。
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所谓“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等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也违背了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他说,凡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各类建设性活动和保护维修项目等,都必须严格遵循文物工作方针,依法报批。对于违法损毁或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的行为,必须依法处理。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称,有关单位“公然拆毁已被认定的文物建筑”,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梁林故居被“维修性拆除”,是北京近年来最恶劣的文物拆毁事件。
根据文物保护法,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文物保护法颁布以前的文物保护,谢辰生谈及了与周恩来相关的一则故事。
1953年夏天,北京市准备拆北海团城开马路的时候,周总理只带着秘书一人,亲自去团城考察,整整在那呆了两个钟头后说,这个很重要,不能拆。最后总理决定把马路往南边的中南海方向移了二十米,为此,砍掉了一部分国务院的墙。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时期。2005年3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而今,大规模拆建没有了,但类似梁思成故居的“遭遇战”一直未停歇。梁思成故居拆除违法,两年前已经被叫停,但最后仍被强拆。“文物保护法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房地产开发。这是最大头,主要挑战就是利益驱动、有法不依。必须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谢辰生表示。
去年年底,长沙万达广场的建筑工地上挖出一段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的古城墙。当地政府在开发商的压力下,决定20米的城墙原址保护,其余100米异地拆迁保护。文物保护专家前去质疑时,对方无奈地说,文物保护部门纵使再有心保护,也不能跟上面的意见不一致。
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2002年以前曾担任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市规划委的领导。彼时北京市曾出台“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有学者批评,不搞整体保护,只保护25片有什么用。谢辰生告诉记者,单霁翔曾私下说,北京市要旧城改造,自己能保护25片已属不易。
谢辰生认为,文物保护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与房地产开发是两件事情,必须分开看待。“文物保护和民生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纳税人已经交过钱了。”
梁林故居只是老北京仍在消失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仅北京就已有1/3的名人故居被拆,其中不乏市、区级文保单位和文物普查项目。
最代表北京市井生活的胡同也越来越少。有研究显示,1949年北京旧城胡同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2003年只剩下1571条,目前划定的33片平房保护区内仅有600多条胡同。
谢辰生举例说,近两年鼓楼地区因为地铁建设,已经有大片胡同和民居被拆除,不仅破坏了中轴线地区的古城街巷肌理和空间尺度,而且驱散了原住民。“失去了原住民,就失去了城市的灵魂。”
李希光是“新北京、新奥运”口号的提议者。据笔者了解,这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此后却在课堂多次提起“老北京、新奥运”。“在2000年我极力鼓动政府和专家接受‘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我当时对‘新北京’的解释是:北京人焕发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和面貌迎接奥运会,而不是拆了旧楼再盖新楼。”
李希光为此专门撰文:今天北京人面临的现实是,那些凝聚了老北京传说、故事、文化和身份的旧宅院和破胡同,看来注定要被房地产开发商们以种种借口破坏掉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惟一能做的是,让学生最后瞥一眼正在消失的“老北京”的日常生活,收集尚存的胡同故事。“我希望,若干年后,我们的北京城不会变成一座巨大、冰冷、没有个性的全球化建筑群。”
2013年,北京中轴线将正式冲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城市也将迎来建都860周年。今年年初,北京宣布,今年将拨款10亿元,专项用于古建筑维护,重点是中轴线的古建筑腾退和修复等百项工程,其中包括对6处建国后拆除的城楼建筑进行恢复重建。官方称这是“建国以来北京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
多年前城墙的强拆与今日的重建,北京古城走了一道因果轮回。谢辰生认为,相比重建,保护显然更为紧迫。“重建什么时候都可以,标志性恢复,首先就不是文物,原来的文物如果没及时保护,毁了就是毁了,永远没了。”
谢辰生表示,根据文物保护法,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在原址重建是违法的。但特殊情况下复建也不是不可以。具体至梁思成故居,谢辰生认为,在旧址建一座梁思成博物馆,仍具有纪念意义。“它的旧址轮廓还在,可以重建,但建成尽管具有纪念意义,也肯定不是文物了。”梁思成故居的女主人林徽因也曾说,“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推荐阅读:
炎陵初步完成炎帝陵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挂牌保护”能否保住优秀历史建筑?
广元剑阁县七文物点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当山遇真宫山门将顶升15米 为世界纪录的5倍
分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