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扬州二分明月楼能否恢复“旱园”?
来源:扬州时报  日期:2012-7-13

扬州二分明月楼能否恢复“旱园”?

    老城区广陵路上,有一座二分明月楼,这座以“月”著称的袖珍园林,自开放以来,吸引了诸多游人流连忘返。昨天,我市园林研究专家李金宇透露,历史上的二分明月楼园林中其实并无水,这座园子是典型的“旱园水作”的代表,在园内凿塘引水歪曲了这座园子的本意,建议将园中的池塘填池整地,恢复二分明月楼原貌。目前,李金宇的这一提议已作为提案内容,被相关部门受理。

    【建议】填池整地,恢复古园子原貌

    “我市近几年来,为了打造成为旅游大市、旅游强市,成为上海的‘后花园’,在拓展多种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古建筑、古园林的保护与修缮,以期突出扬州城市的独特性、品牌性、历史传承性。但在修缮的过程中,并不能做到‘修旧如旧’。”扬州职大副教授、园林研究专家李金宇说。

    “最让人费解的当数新近开放的‘二分明月楼’,该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旱园水作’。”李金宇介绍,当代专家学者在论及“旱园水作”的造园手法时,就常以二分明月楼为例,其中,著名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就多次提及,“二分明月楼园中无水,而利用假山之起伏,平地之低降,两者对比,无水而有池意,故云水作。”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此园在1991年的修缮中,竟在楼前凿一池塘,化虚境为实景,使本来巧思独运的匠心,刹那间荡然无存。”李金宇说,一个极具特色的园子在不经意间成了一座平常、庸俗的大众化园子,这就让专家学者大跌眼镜,更会让慕名游览者不知所云。

    在政协提案中,李金宇呼吁,“二分明月楼”内的水池需填平,重新规划。只有这样,才不会闹出笑话,也才配得上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誉称号。

    【考证】二分明月楼系“旱园水作”

    “陈从周对扬州园林的贡献功不可没,当年正是他首度考证出扬州何园内的片石山房系清初山水画大家石涛和尚的叠石作品,而二分明月楼的‘旱园水作’也是他考证出来的。”李金宇介绍,陈从周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园林艺术家,他对扬州园林的感情深厚,曾数度来扬探究扬州的造园艺术,并有多部著作对此进行论述。

    当年陈从周来到扬州后,在市区东南隅花园巷东尽头旧宅内发现了倚墙假山一座,“虽然面积不大,水池亦被填平,然而从堆叠手法的精妙,以及形制的古朴来看,在已知的现存扬州园林中,应推其年代最早,其时间当在清初,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陈从周发现了这件宝贝,如获至宝,并从其堆叠的手法分析,再证钱泳《履园丛话》的记载,认为这座假山出自石涛之手是可信的,的确是石涛叠山的“人间孤品”。

    考证出片石山房系出自石涛之手后,陈从周又乘兴来到了距离何园不远的二分明月楼赏景,以著名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而得名的扬州二分明月楼,建于清代中叶,其主先为员氏、后为盐商贾颂平,这座小巧玲珑的园林紧扣一个“月”字,营造出一种领略不尽的月光月色月姿月影月情月意,这座以“月”闻名的玲珑小园子很快吸引了陈从周的目光。

    【四大观点】专家著述佐证“旱园水作”说

    李金宇介绍,认定二分明月楼园内本无水的一个强有力证据正是来自陈从周的著作,他在上世纪60年代的著文中,明确无误地点明了这一点。在李金宇完成于1961年8月的《扬州园林与住宅》初稿中,陈从周如此描述二分明月楼:“……将园的地面压低,其中四面厅则筑于较高的黄石基上,望之宛如置于岛上,园虽无水,而水自在意中。嘉定县秋霞圃后部似亦有此意图。”

    随后,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于1980年的《园林谈丛》中,陈从周再次在文中抛出了这一观点,“假山有旱园水作之法,如上海嘉定秋霞圃之后部,扬州二分明月楼前部之叠石,皆此例也。”

    李金宇透露,除了陈从周这两次现身说法点明了二分明月楼园内本无水外,在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的《广陵区志》中,也明确说明了园内无水这一历史事实,“楼前开阔处地面放低,以黄石顺势筑成平冈,犹如浮出水面的汀屿。此处虽然无池,但有水意……”此外,在扬州学人朱江的《扬州园林品赏录》中,如此描述二分明月楼“光绪年间,转归盐商贾颂平……全园虽属有山无水,而水意涵蓄其间。”

    李金宇认为,综上所述,历史上的二分明月楼是一座并无水的园子,造园者以精巧的构思,打造了这样一座以“月”闻名的玲珑园子,实在可谓匠心独具。

    【最新进展】提案已立案,园林部门正在受理中

    据了解,李金宇的这个提议已作为提案内容,在刚刚结束的政协扬州市委员会七届一次会议上被立案,目前园林局正在受理之中,“希望能够早日填池整地,恢复园子原貌,体现出园子的精髓。”李金宇说。

推荐阅读:

浙江古村落破坏严重 文化遗产传承遇瓶颈

武当山遇真宫将实施原址顶升15米

兰州五眼千年古泉山“欲哭无泪”官方欲修复

聊城堂邑镇:千年古镇唱新韵 彰显文化特色

编辑:菩提树
名称德夯苗寨 醉迷湘西苗族风情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淄博四世宫保砖坊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广东河源客家“围龙屋”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镇远古镇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山西孝义三皇庙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甘肃伏羲庙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山西现存350座早期木构建筑理..
 ·青岛玉清宫遗址本月中旬首次..
 ·保护文物就该坚持“最小干预..
 ·专家呼吁:明故宫修建应将历..
 ·中山八成村居变“秀美” 桂南..
 ·徽州古民居的贩卖乱象与保护..
 ·台400年澎湖天后宫限期拆迁 ..
 ·西夏陵 距离世界文化遗产有多..
 ·聊城古城四大街规划仿宋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