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海口琼山牌坊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李佳飞 李幸璜  日期:2012-7-11

海口琼山牌坊

海口琼山牌坊

海口海瑞故居南海青天牌坊

海口琼山牌坊

海口府城文庄路琼台福地碑坊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是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近日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口市琼山区附近采访时留意到,这里作为海南曾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曾竖立起数百个形制各异的牌坊。如今,虽时过境迁,其中绝大多数已毁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但透过些许残存的历史遗迹和相关典籍记载,依稀能够感受到曾经辉煌过的那个时代,能够嗅到每一座现存的牌坊身上浓浓的文化气息。

    牌坊的文化内涵及象征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百姓俗称为牌楼。《现代汉语词典》中牌坊的解释为: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旧时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牌坊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牌坊的原始雏形为“衡门”,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原始的门,最早记载于《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我国城市居民区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叫做“坊”,类似于现代城市中的社区。“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

    随着城市的繁荣,坊门的建造开始讲究起来,改由两根高过门顶的高大华表柱中间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而成,后来门扇逐渐消失,仅剩立柱和横梁,并发展成为冲天牌坊,这是古代牌坊最主要的形制之一。

    到明清时期,随着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学说和观念不断普及,牌坊的发展达到鼎盛,出现了大量多柱、多间、多楼牌坊。例如按照功能来分,可分为功德牌坊、贞节牌坊、名胜地名坊、家族牌坊等几大类;按形式来分,可分为“柱出头”式(也叫“冲天式”)和“不出头”式,且无论出不出头,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亦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区别。

    牌坊不是随便而设。首先,被立坊人必须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声望或地位,符合褒扬条件,然后由地方乡贤或官员呈报朝廷,经礼部拟名核定后,由皇帝下旨,按其规制才能正式立坊。牌坊的结构自成一格,通常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融合了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礼教、传统道德观念、民风民俗等,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由于各个地区民俗风情、经济发达程度、气候与建筑材料等条件不同,全国各地牌坊分布的数量和形制多有差异。从现有的材料来看,琼山古牌坊多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玄武岩雕筑而成,因海南气候多台风暴雨,为防倒塌,构件较多粗大笨重,并加有斜戗,中柱和戗柱的础石连在一起,防止倾斜或下沉。从坊顶到础石,一般都雕有各种吉祥图案,如龙、鱼、鹤、蝙蝠、祥云、翠竹、莲花等,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海外衣冠胜事,琼山大举立坊

    据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全岛共有牌坊约550座,其中琼山(指今海口市全境,包括屯昌等县)242座,琼山牌坊数约占全岛总数的44%。据清宣统《琼山县志》记载,当时的琼山县共有牌坊339座(含已废的16座),包括功名坊191座,贞节坊126座,名胜地名坊22座等,其中,府城地区有将近100座牌坊,约占全县牌坊的三分之一。

    为何琼山府城会有如此多的牌坊?这与它是府治之地及文化教育昌盛有密切的关系。在封建社会,朝廷为了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大多会在衙署、祠堂等地奉旨立坊。府城是琼州府所在地,当时除了祖籍琼山的名臣乡宦外,岛内其它地方的名贤也会在此立坊,例如为定安籍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王宏诲所立的大宗伯坊、学士尚书坊;为陵水籍的明工部侍郎、兵部尚书廖纪立的冢宰坊;为原籍崖州(今三亚)的明太常侍卿、南京兵部户部侍郎钟芳立的少司徒坊、文宗坊等。此外,还有如南溟奇甸坊、琼台福地坊、古珠崖郡坊、海滨邹鲁坊、海南第一禅林坊等名胜坊,都立在府衙、寺庙等显眼的地方。

    牌坊作为一道人文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特色。有史料记载,海南岛的文化教育起始于唐初,但未形成规模。宋朝开始,岛内普遍设立儒学。至明代,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科举考试,以文取士,此时琼州大地各类学校之多、读书人之多、考中举人进士人数之多为朝野瞩目,被史学家誉为“海外衣冠胜事”。

    琼山作为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发展文教事业得天独厚,是全琼文化教育的中心和最高学府所在地,人才辈出。有数据可查,明清两代,琼山登进士56人,是全国这段时期登进士最多的县之一。为了表彰这些文才学士,朝廷下旨为他们大举立坊。例如,在府城地区单为邱濬就曾立过7座牌坊:少师坊、少傅坊、少宗伯坊、大司成坊、学士坊、廷魁坊和解元坊;南渡江边的攀丹村,因唐胄世家累朝衣冠蝉联,名人辈出,村中曾树立过科甲联芳坊、青云坊、天衢坊、联桂坊、联壁坊、省魁坊、会魁坊、进士第坊、进士坊、青云桥坊等10座牌坊;还有被誉为“海南牌坊第一村”的文山村,曾先后为名臣乡贤树立过15座牌坊。

    除此外,琼山古牌坊中,贞节坊也占有较大的分量,包含有贞节、节孝、节烈、节行、贞寿、孝友等类别,多为恪守“三从四德”的典型妇女树碑立传。

    琼山遗存牌坊,窥见昔日风貌

    历经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毁坏,如今,琼山古牌坊已大量损毁,少量残存部件零星散落在村落荒野,有的大柱、坊墩、坊梁、顶盖及牌匾等,被用来铺路修桥、垫阶做凳、垒台砌墙等,不禁让人惋惜。所幸仍有少量古牌坊留存至今,让人依稀可见到昔日风景。例如在东山镇,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间立的“进士邦伯坊”目前仍基本完好,仅顶盖一块已缺,传说是被龙卷风卷飞远地;甲子镇的“贞寿百岁坊”,据《琼山县志》记载是四座贞寿坊中仅存的一座,属悬山式四柱三间石牌坊,正背面分别阴刻“贞寿”、“百岁坊”等,据介绍,此坊是清乾隆年间为高涵之妻、102岁的莫孺人所立,部分构件“文革”时被破坏,1997年由村民修补完好。

    1982年至2002年,海口市和原琼山市政府先后修复了四座石牌坊:一座是位于水头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邱濬墓前的“理学名臣”坊,原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文革”时期被毁,1986年重修;另一座是位于滨濂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瑞墓前的“粤东正气”坊,初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一年、民国十六年、1956年曾多次重修,1966年秋被毁,1982年重修,现“粤东正气”四个字是清四川人盛嗣昌书。这两座坊都是四柱三间冲天式全石结构的。另外两座是四柱三间悬山顶式全石结构的牌坊:一座是位于文庄路旁关帝巷口的“琼台福地”坊,初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文革”期间被损毁,1978年府城居民曾在原址以砖石砌筑两柱作为象征性的复建,1984年底因文庄路再次扩建而被拆除,1998年,原琼山市政府依明代风格复建,单楼四柱,每柱前后各有一条纹边风掌,石碓瓦楞顶盖,鲤鱼鸱尾顶饰,坊面宽三间,坊匾面背均阳刻“琼台福地”隶体烫金大字,敦厚庄重;另一座位于红城湖路与朱云路交叉口的海瑞故居广场,2002年秋重建海瑞故居时,树立了“南海青天”坊,其建筑风格、模式与“琼台福地”坊大致相同,威严雄壮。

    此外,在府城大路街东竖有“金花村”坊,是邱濬故里村民于1992年筹资建造的,四柱三间悬山顶式花岗岩全石结构,琉璃瓦顶,戗柱改由石鼓支撑,中门立柱刻有“金玉争辉映双壁,花枝竞秀出众材”,此坊既是金花村门的标志,也是缅怀邱濬海瑞的纪念性建筑。

推荐阅读:

西安影像之杜曲古镇

南京高淳县汤村的明代古庵

苏州:故纸尤香过云楼

银川鼓楼的“前世今生”

编辑:菩提树
我国丰富的古代建筑不仅是文化瑰宝,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全国各地纷纷申..
站在“五凤坊”长廊,可以看到紫阳街上的石窗展示 夜色中的悟真坊。紫..
凤凰古城 世人对于凤凰最初的印象,是缘于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
毓璜顶公园 毓璜顶公园,又名小蓬莱,是烟台市区的主要风景区之一。坐落..
来到束河古镇,你会找到对生活的另一种热爱 束河古镇 远离尘嚣,忘..
三台子烽火台坐落在绥中县沙河站乡三台子村东2公里的山坡上,西距绥中镇..
 ·安徽歙县“百村千幢”工程实..
 ·福州千年老街巷的美丽与惆怅..
 ·开平碉楼或变身“穿越旅馆”..
 ·天津建“四区四线”特色风貌..
 ·“飘摇”中的中国名人故居
 ·旧城保护区四合院应“零拆除..
 ·名人故居频被拆 代表委员吁修..
 ·珠海150年白石街 1/5文物成“..
 ·河南省漯河市区百年教堂成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