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是苗人的蜗居,洞穴四壁和顶部用石头砌筑而成,大小匀称,无开凿痕迹,洞内干燥不渗水。村民发现的这处“地下迷宫”位于黔江区石会镇会西村4组境内的一座海拔约800米的山顶上,当地村民称它为“苗子堡”,传说是苗人的蜗居地。提到这个神秘的处所,当地男女老少村民几乎无人不晓,但是真正进入迷宫的人却很少,所以迷宫在当地村民的心目中一直很神秘。4日,记者来到会西村3组,在当地村民的引导下,来到苗子堡探秘这座神秘地下建筑物。
传说是苗人的住所“苗子还吃人”
“你们要去看苗子洞,我还是小的时候在上面放牛和几个伙伴进去过一次。后来大人听说后,进去的人都回家各自遭到父母的打骂,现在还晓得洞口还在不,还能不能进去哦!”费文均老人一边进屋去拿开路的柴刀,一边惊讶地说道。
在费文均老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苗子堡的入口。借着老人的手电光亮记者看到,洞内装修豪华,修筑得像座宫殿,墙壁和顶端如镶的长方形石头就像瓷砖一样整齐,没有一处裂缝。整个洞穴成弧形,前端是一个弧形拱门,全是长短、大小一致的长方形石头砌成。洞穴能看到的面积长约3米、宽约2米,高约1.5米。洞穴真正的长度和高度只能是肉眼看到的部分。由于另一端没有见到出口,被埋在土里。而底部被开挖的泥土所填,也不是真正的高度,人在里面只能弯着身子行走。
“赶苗拓业”期间苗人被逼躲进深山居住
“‘苗子堡’我晓得有这么个地方,但一次也没进去看过,今天终于开了个眼界。”随同一起去苗子堡探秘的徐登照老人说。
徐登照今年58岁,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中学生,也是当时当地一个“文化人”。他向记者介绍,“赶苗拓业”又被称为“赶苗夺业、赶苗图业、赶苗夺籍、赶蛮夺业”等。是一场发生于渝、鄂、湘、黔、川、滇、桂广大地域,萌芽于元代、贯穿明朝、延及清初的重大历史事件,苗族人被迁出境外或赶入深山老林。“赶苗”以后,各个家庭的家兵们,又重新编成“部曲”,寓兵于农了。时间一长,这些部曲,便隔入了当地,习其语言,从其风俗,互通婚姻,他们把自己也变成少数民族了。但他们当时居住的地方,仍按古代聚落的模式构筑,仍为聚族而居,住房外面为棘闱或石墙,围墙外面为田地或树木。他们住的地方名为“某家营”。
历经700多年保存完整地下迷宫成难解之谜
这个地下建筑究竟是什么时候修建的,究竟是以前苗人用于躲难,还是墓穴,不得其解?如是苗人用于避难而修建的栖身地,至今有700多年的历史。
无论是居住地还是墓穴,这座地下建筑的历史遗迹已成定律,期待有关文物专家前往考察求证,本报将会继续关注这一历史遗址,揭开“地下迷宫”的神秘面纱。
推荐阅读:
安徽庐江县周瑜墓园
山西绛县发现罕见龙山时期墓地
北京神秘的建福宫花园
北京原址复建古城地标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