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因为修路面临拆除的南中学堂,在坪山市民的呼吁下,最终改变了被拆除的命运。规划为老建筑让路,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在坪山新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显示,目前登记在册的老建筑共有117处,他们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大多达不到申请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时光荏苒,它们处于被拆除或被时光摧毁的危机中,没有南中学堂的幸运。
失落的老建筑
鹿岭世居,这个曾经在坪山碧岭片区名噪一时,住着300多人的老房子,如今坐落在鳞栉次比的农民楼里,假如不去细找,外人几乎很难发现这个大围屋。
这是一座5层楼高的楼房,曾经是碧岭片区最高的房子,能将碧岭一切的风吹草动尽收眼底。于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客家群居地,也是东江纵队曾经的武装部驻扎地,它曾是曾生的点将台,东纵将领们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游击队进行抗日战争。
但如今,鹿岭世居已风光不再。世居门口堆着建筑用的玻璃,曾经开阔的半月形聚水塘,这被客家人称为风水塘的池塘边上,紧挨着建起了工厂,工厂的室内空气排放口正对着鹿岭世居。
推开世居的侧门,这是一个五金电焊店租住的处所,工人吃住工作都在里面。
2011年末,历时多年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收尾,在这次声势浩大的普查中,坪山共统计有117处不可移动文物,他们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并且保存相对完好。
其中,这里面有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新区大万世居、龙田世居,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是前进报社旧址和文武帝宫,以及6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而类似鹿岭世居一样的旧建筑,都不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
目前,除了大万世居等几个列入文物保护的单位得到比较好的保护外,很多社区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却没那么幸运。在六联社区洋母帐社区,那里曾经的东纵指挥地——中共惠宝工作委员会旧址,由于城市更新的需要,已经被拆除,旧日打响深圳抗日第一枪的革命遗址变成了平地,让人扼腕。
文物保护无稳定经费来源
目前,深圳市、区两及文物保护部门,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并没有固定的资金投入。在市一级单位,区一级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向上申请,进行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而区一级部门,则是对文物的急切整修进行现报。
“有时候要看准时机,对文物的维修进行申报。”新区公共事业局文体科工作人员朱晓峰说,去年是曾生诞辰100周年,借助时机,对曾生故居进行了修整,而在去年的文博会期间,大万世居也作为新区的亮点获得100万元的经费进行修缮。
目前,大万世居、龙田世居产权依旧归当地居民所有,区一级单位每年需要拨款近45万元作为租金。“大万世居,现在免费向居民开放,还配有自动解说系统,加上花农、卫生、治安、水电等费用,一年需要上百万元的维护费。”坪山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前,深圳市已对大万世居的修缮进行立项,拨付2700多万元进行修缮,工作预计在今年6月开始。尽管如此,朱晓峰表示,这笔资金也不可能对大万世居的全貌进行完全修整。目前,向游客开放的大万世居,面积仅有1/3,而另外的2/3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败落严重。
保护性开发面临难题
不过,相对已经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建筑而言,新区100处没有列入保护对象之列的老建筑却更让人为担忧。
被保护下来的南中学堂,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表示,希望可以将学堂改造成社区图书馆,重新发挥余热,既保护了老建筑,也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的保护开发试探新路径。
但南中学堂的改造,也是面临难题的。
记者曾赴现场进行考察,尽管新路改变了方向,然而,南中学堂未来将有多条公路在一旁经过,改造成图书馆首先要解决行人的安全问题,另外,因为房屋内部为木结构,要改造成图书馆,承重力问题也必须在改造时解决。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想不到好的点子,把文化创意放进我们的历史建筑里面。坪山地方偏远,改成商业建筑也很难。”朱晓峰说。目前,新区没有列入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00个老建筑,多为客家围屋,部分围屋的规模也不大,因为当地的风俗习惯,围屋的宗祠保存得最为完好,但要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却很困难。
2010年,大万世居曾引入了一家旅游公司进行旅游推广,世居里面不仅仅有客家展览,这可以尝到客家酿酒和客家筵席,他们甚至还一度想把围屋的部分改造成现代旅馆,让住进来的游客体会当地文化,带旺旅游市场。
然而,不久后,计划失败了,这当中既有大万世居地理位置比较远、附近旅游地方少的原因,也有文化产品不够吸引客人的原因。
“在欧洲,就有不少古堡改成现代旅馆,在保护中开发也是一个点子。客人住进里面,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痕迹。”一位坪山市民对文物的保护开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推荐阅读:
东莞回应蒋光鼐故居被盗案称已加强安保
励小捷:康有为故居不存在要拆的情况
多位政协委员呼吁加强立法 保护名人故居
民间高手制作仿古画舫 各式雕花精美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