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福建下梅 一个古村落的涅槃之路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刘之蔚  日期:2012-2-28

下梅古村落

下梅古村落

圩日

圩日

古街、古井、古民居、古码头、古集市……造就江南水乡风貌

古街、古井、古民居、古码头、古集市……造就江南水乡风貌

春寒料峭,来下梅的游客不多。踏着鹅卵石铺就的街路,沿着清浅的当溪,走进古村落的巷子深处,城市的喧嚣似乎就远离而去。淡淡的阳光从天井投射,映照在后花园青苔斑驳的石柱上,历史的留痕是那么的绵远。

    下梅距离武夷山市区不远,车程大约20分钟,由于该村在梅溪下游,故得其名。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兴盛一时。自五口通商,茶路改道,遂不复繁华。不过,现仍保留具有明清建筑特色,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30多幢,依稀可见当年的兴旺。

    复苏

    如同众多的古村落一样,随着繁华逝去,下梅也逐渐为人淡忘。那一幢幢恢弘的建筑,在风雨的侵蚀下,不断破败,曾经的雕梁画栋,渐成记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武夷山旅游业刚刚起步,村里人就动了开发下梅民俗旅游的念头,只是当时的乡村游市场还未完全打开。

    1999年,武夷山竹筏游日渐兴起。一些村民自发成立竹筏公司,共投入股本12.6万元,拦河筑坝,供游人乘竹筏。游人的增多以及古民居游的兴起,让人看到了古民居的商业价值所在。2000年,下梅古民居公司成立,专事古民居观光服务。两家公司各有所得,但也等于把下梅村的旅游资源人为割裂开来。

    各自为政的局面,显然不利于下梅旅游的整体开发。2002年4月,武夷山市决定大力开发乡村游,下梅是其中一个重要景点。市里召开协调会,把建设、规划、景区等部门召集起来,统一村民思想,将几家公司整合,引入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村委会等参股,成立现今的武夷山下梅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统一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

    “政府搭台、公司唱戏、业主为主、全民参与。机制理顺,下梅的旅游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公司总经理邹应文说。自2005年至今,公司已投入177.42万元,对下梅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古民居维护;针对下梅民俗村过去旅游内容单一的情况,新增许多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如在下梅夜景工程规划时,联系多家传统手工作坊糕子铺、土酒坊、竹艺、打铁店,还有弹棉花和抬花轿的,到下梅当溪两侧开店经营,满足各层次游客的需求。

    博弈

    75岁的刘昌财是个山歌手,现在古民居内为游客唱山歌,“没想到打小会唱的山歌也是文化,还能为自己带来收入。”

    2011年,下梅实现旅游售票人数3.93万人次,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95.93万元,同比增长42.8%。全村17名讲解员的年收入平均达3万元,6幢入列参观点的民居获得民居使用费共6万元,村民已经入股的按比例分红,其余的只要能积极参与村子的开发和保护,都可获得不等的收益,像邹老伯在古民居内帮儿子卖茶叶,“坐等上门,一年也能卖两三百公斤茶叶。”

    但是,随着古村落旅游价值的日渐体现,保护与开发的博弈也就此展开

    保护修复古建筑所需动辄百万元的巨额经费,单靠公司力量以及收入积累,甚至靠武夷山市的财力,也只是杯水车薪。相对于古宅破败的速度,保护修复的进度实在是太缓慢了。

    1998年后,为保护古村落的基本面貌,村里冻结了村民在村内建房的申请。目前下梅村还住着500户、2700多人,老房子不适合住了,又不让盖新房子,怎么办?

    在下梅村很多老建筑中间,偶尔会看到一两幢现代气息十足的新建筑。光靠当地干部做工作,没有实质资金投入做有规划、整体性的帮扶,并不能完全遏止村民建新房的冲动。

    显然,这样的“堵”不是一个长远之计。

    涅槃

    “对比其他村,我们还算是幸运的大体上保住了古民居,维持了基本的面貌,这为我们今后的开发打下好的基础。”邹应文表示。

    邹应文口中的“幸运”,是指2010年6月一场大洪水后的重建。百年不遇的洪灾袭来,村民房屋进水400余幢,倒塌90幢。“如果不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为我们在新区投资建设了安置房,我们真无法阻止村民在老村子里重建新房的需求。”邹应文说。

    2009年,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投资在下梅建设旅游综合体项目。就在项目前期阶段遇到洪灾,他们先期投资2100多万元,于当年底建成梅园安置小区,全部是联排别墅,安置了所有倒房户。

    杨德荣是最早搬进安置房的村民之一。一套两层半的联排别墅,每层约70平方米,屋子前后道路宽阔,室内光线明亮,考虑到村民的需求,还在屋前设计了放置农具的围栏。

    “原来的房子破破烂烂,我们早就想拆掉重建了。现在好了,既有新房子住,旧房子修复后还能供游客参观。”杨德荣说。

    走进梅园小区,红梅花开得正旺,干净整洁的街道、传统风格的建筑,让人恍若置身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村里一下子迁走90多户,人口少了,文化空间一下子打开了。”邹全荣说。今年56岁的邹全荣,是村里的一位文化人,立志挖掘整理下梅村的文化积淀。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建设安置房,把村民逐步从古村落迁移出来,再逐步修复古民居,进而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负责人表示。

    按照规划,该旅游综合体项目,是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以下梅村为核心,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当代生活的内涵”相结合,精心打造文化风情旅游胜地,让下梅成为展示武夷山历史文化的一个新品牌。

    名片:下梅古村落

    武夷山市下梅村素有“文史精品古村落”的美誉。1987年10月,来自14个国家的武夷山国际兰亭学院30多位学员,在下梅邹氏大夫第举办民俗旅游活动,成为下梅历史上首次对外开放的一次重大活动,改写了当地自清代茶市萧条以来的封闭历史,为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

    由于下梅人文景观资源丰富,1992年7月,《同安主簿》剧组在下梅拍摄以朱熹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同年秋,江苏电视台在下梅拍摄电视连续剧《范仲淹》,下梅古民居首次作为外景在电视剧中亮相。

    1998年11月,为申报福建历史文化名村,当地首次进行大规模的村落环境整治,清洗砖雕门楼、收集牌匾文物、确定参观景点户等工作全面展开。

    2001年,下梅邹氏大夫第获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下梅村在获得“福建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基础上,着手申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9月,下梅村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有了一张通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推荐阅读:

河北正定50多亿抢救古城 打造“京外名刹之首”

随州建地下展厅保护古寺基脚

河北古建现状凄凉 一般古迹遇困局

万人唱响“黄河”复建兰州老街

编辑:菩提树
名称浙江黄岩广化禅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成都安岳石窟隐秘的佛息之地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宁波慈城古镇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湖北恩施水布垭特色民居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水墨宏村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辽宁兴城文庙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莆田千年古刹国欢寺亟待保护..
 ·中山三溪村能否保留一方“净..
 ·瑞士保护文物古建经验的启示..
 ·太原杏花岭区又新增文保单位..
 ·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平均每年消..
 ·泉州王审墓被租地者违规动土..
 ·广州张民达烈士墓牌坊被损
 ·北京今日启动最大规模文物修..
 ·郑州文物保护单位被拆 文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