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闽清县新壶村宏琳古厝展新颜
来源:福州晚报 日期:2012-12-18
至今厝内还保留着当年印刷用的油印机、夜读的煤油灯、战工队员们的行军袋。而这里也因此成为了福州市青少年德育基地。
历史再往回溯一些,文学家郭沫若也与宏琳厝有着交集。当年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时,有一位学友黄开绳是宏琳厝的第六代后裔。留学期间,两人过从甚密,郭沫若因此于1940年书写横幅“庄敬日强”赠给黄开绳,祝愿他前程美好。黄开绳也不负祝愿,成为一名教授以及一代化学家。“庄敬日强”这四个字也由黄家后人制成匾额,高悬于厝内。
跨入宏琳厝第三进,这一进的匾额故事便与清朝皇帝有关。在清咸丰年间,宏琳厝的后裔黄联珪官至正五品,皇帝特下旨旌表(古代统治者提倡封建德行的一种方式)其父母,以示清廷对于人才的重视。这也体现了当年清朝笼络汉族文人士大夫的汉化政策。
特色故事——村民开掘民俗游“富矿”
如果游客来到宏琳厝,有幸碰上黄德展老先生,从他口中能听到分外丰富和有趣的古厝典故及故事。关于这幢百年老宅中的伦理掌故,老先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理解。他甚至当过著名导演陈家林的“美工指导”,为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拍摄提供了不少建议,比如苏麻和康熙的“门槛故事”啦,大户人家中的主仆居住布局啦……
古厝虽老,却是这十几年来古装剧拍摄的热门地点。读者或许没有注意到,《康熙王朝》当中有好几集的戏份取景于此处:云南巡抚朱国治的府邸及衙门都由宏琳厝担任“替身”,衙差跑马走了半天的两处地点,其实在厝中只有一墙之隔。
现在厝里的每一位黄姓老人,都可以顶半个专业导游,并且他们都对古民居旅游开发热心而自觉。古厝里的黄姓后裔如今自发将各家各户保存的珍稀玩意、特色民俗物品集中存放,供游人参观拍照,厝里几个小小的特色私家展馆为宏琳厝增添了不少“阅读内容”。
记者在一间名为“宏琳三宝”的展馆内见到一个有着镂空花纹的坛子,坛内壁上错落排布着几个耳装突出处。众人皆猜不出这个奇怪坛子的用途。最后黄德展老先生揭秘说,这是一个古代版的“灭蚊器”,那时的人们将青蛙放入坛中,青蛙蹲于坛内壁的耳状突上,每有蚊蝇闯入便轻易消灭之。屋里搁上这么一个绿色环保的灭蚊器,可保一夏没有蚊蝇侵扰。黄老先生笑道:如果当年《正大综艺》的节目“猜猜看”来到宏琳厝,可以拍上好几个专题!
潮流剪影——古朴和时尚共存的小村
由于近年来游客往来的频繁,村民们都已习惯面对各种镜头。探访中,因为天气晴好,有村妇在厝前晒起了稻谷。见到记者拍照,她配合地转换了多个角度,并乐呵呵地说道:这“铺措”(方言:晒稻谷)都被拍过好几回喽!
现在的新壶村虽然四周依旧农田密布、作物葱茏,但是已因旅游的兴起有了些许与城市接轨的味道。宏琳厝前修起了一个宽阔的多功能活动区域,每到夜晚,这里就是村民们的“激情广场”。广场旁是大小两个标准化泳池,村长解释说,这两个泳池既可以作为旅游配套设施,也可与古厝的消防配备。不远处还建起了一条崭新的商业街,已陆续有各种商家入驻。而村子里的“侨乡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看起来与市区中心的私立幼儿园也几无差别。而周边气势磅礴的石狮厝、书香气息浓厚的旗杆厝、拥有230年历史的文泉书院也都开始引人关注。据介绍,在不久的将来,村中还将依照传统样式,在溪上建造一座古老样式的廊桥。在时代的潮流中,新壶村正焕发展示出全新的生机和面貌。
推荐阅读:
合肥长临河古街有望重现古朴之风
平遥古城鼓励原住民保护世遗 多想往城外搬迁
福建清流赖坊全力保护明清客家古村落
晋江五店市整合150多座古建筑 昨开门迎宾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