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福建清流赖坊全力保护明清客家古村落
来源:三明日报  日期:2012-12-18

    自古以来,赖坊以保留颇具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遐迩,堪称闽西北地区客家古村落建筑的经典之作,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往观光考察。由于是敞开式的村落,在古民居保护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难题。

    2008年10月14日,赖坊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为有效保护赖坊古代优秀的乡土建筑,促进传统村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赖坊乡历任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古民居,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农民“119”消防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赖坊乡政府墙壁上,这条红色横幅格外引人注目。赖坊乡党委书记王怀斌告诉记者,这个宣传标语是专为“农民119消防队”而设置的。

    赖坊远离清流县城58公里。如果发生火灾,等消防队赶到赖坊时,就错过了灭火时机。

    今年9月,赖坊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一个乡镇农民“119”消防队,由32人组成,分成四个中队,每个中队8人,实行统一迷彩制服,每人每月工资700元。每个中队集体每天轮流到各村巡视,宣传防火防汛知识,提醒农户用火安全,处置突发事件。

    11月1日17时许,记者在赖坊林业站看到,当天值班的消防队员是林和仁、上官书华。从值班记录簿上看,虽然一个多月没下雨,由于有专业消防队员的连续巡视,没有发生险情。

    分管消防队的副乡长林钦全对记者说:“加入消防队的门槛也很高,热爱消防事业;年龄50岁以下;身体健康;要有一定消防常识。为了提高每个队员的综合素质,我们每月进行一次专业培训,由专业人员集中授课。如果队员三次没及时到场处置险情,就会被开除。”

    改造用电线路

    年久失修是造成赖坊古民居村落里用电线路老化的主要原因。记者在古民居村落里的农户家看到,现在农户家的用电线路全部经过了改造和整理。“原来,我家的用电线路是细细的铝芯线,时间长了,有的被老鼠咬烂了;有的线路老化裂开了,造成短路,非常危险。”村民赖光辉说。

    为了彻底解决用电线路安全问题,赖坊乡投资30多万元,对古民居村落里的所有用电线路进行整理布线。

    禁柴改燃气

    古民居大都是千年前由名贵的木料建造的,防火性较差。农户的生活燃料都是木柴,给古民居防火带来很大的隐患。此外,农户乱堆乱放木柴,也破坏了古民居的整洁环境。

    王怀斌给记者算了这么一本明细账。“禁烧木柴,改用燃气之前,一家农户如果烧木柴,一月烧15担,一年烧180担。居住在赖安、赖武古民居村落里的农户有800多户,这样一年要烧掉木柴12.4万担。如果一家农户烧散柴,一个月烧30立方米,那么800多户农户一月要烧散柴2.4万立方米,一年烧散柴28.8万立方米。”

    现在,赖坊每个人口每月补贴10元,作为禁柴改燃气的用电补助。记者在农户家看到,有的农户把“大锅大灶”改成“节能灶”了;有的农户直接改用液化气;有的用电磁炉。

    实施“移民工程”

    在赖坊上罗田、溪背段小区,分别住着从古民居村落里迁移出来的160家农户。这些小区的农户原来居住的古民居,要么是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群,要么是客家古村落建筑的经典之作,由于年久失修,难以修缮和防渗漏。

    为了彻底实施修缮保护,2010年赖坊在实施“造福工程”时,综合考虑古民居内农户的外迁。

    现在,住在溪背段小区的部分农户,已开始开店经商了。赖永良对记者说:“现在住着3层砖混结构的新房子,比过去住在老屋里的条件好多了。开始搬迁时,我一家人都不愿搬,现在回想一下,还是搬出来好。”

    赖坊乡计划通过实施“移民工程”,把古民居村落里的农户逐步外迁,让这些农户重新住上舒适的新房,真正达到居住与保护两不误。

推荐阅读:

晋江五店市整合150多座古建筑 昨开门迎宾

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再现隋唐洛阳城盛世

湖南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

安庆大观楼因商业开发被拆除

编辑:菩提树
名称中国名楼——南京阅江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贵阳甲秀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岳阳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河南平顶山香山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抱团”申遗的10大名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介休后土庙 传承千年琉璃文化

类别古建结构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