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从国家文物局传来喜讯:永顺县老司城遗址成功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顿时,老司城沸腾起来,村民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欢天喜地的庆祝这一特大喜讯。长长的牛角号响起来,清脆的咚咚喹吹起来,婉转的土家山歌唱起来。村民们自发地跳起摆手舞、毛古斯,唱起土家山歌,打响溜子,舞动龙灯,一个个独具民族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
“文化遗产很重要,来的领导真不少,编制规划作指导,世世代代保护好……”一首首土家山歌,博得乡亲的阵阵掌声。71岁的向盛福,是土生土长的老司城人,祖祖辈辈世代居住在老司城村,他早已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了如指掌,见证了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重见天日的奇迹。“老司城遗址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这个消息传来之后,我们特别高兴。我们要更加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为老司城申遗作出自己的贡献。”喜讯传到老司城后,村民们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热情高涨。
在县城,广场上人流攒动,热闹非凡。“热烈祝贺老司城遗址入选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条幅格外引人注目,由12支民间文艺团队和宣传系统组成的队伍,穿着统一的服装,迈着整齐的步伐,敲锣打鼓,在县城环城游行,引得群众驻足观看。
老司城遗址是古溪州彭氏土司的治所,是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考古证实,彭氏土司政权始于公元910年,止于公元1727年清“改土归流”,世袭27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历经九个封建王朝,历时818年。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核心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依山傍水分布宫殿区、衙署区、司法区、墓葬区、宗教区、教育区、居民区、作坊区八大功能区,布局合理,建筑精巧,功能完善。祖师殿、玉皇阁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土司墓葬群、古街道、古城墙、排水系统、练兵场等历史遗迹丰富。2011年,老司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还被中国社科院评选为2010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并于2010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推荐阅读:
宜宾:肖公馆里养鸡鸭 民居保护有点难
乌鲁木齐市民质疑新大文物解放楼被拆
保护古建筑应该突破罚款思维
传承金陵古建文化 呼唤全民“建筑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