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嶝古厝盐兵楼屋顶全塌了
翔安大嶝古厝的盐兵楼已经没有屋顶了!昨日,厦门市副市长黄强一行到翔安调研红砖古厝申遗工作,看到盐兵楼的破败惨状,黄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启动紧急修复。他说:“等房子彻底倒塌了,我们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要从历史责任的角度来认识,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不能再拖了!”
记者目击:盐兵楼屋顶已倒塌
昨日,记者在大嶝看到,盐兵楼的屋顶已经全部倒塌,只剩下墙壁和一楼的廊柱孤零零地立着,地上到处是散落的红砖。
记者了解到,闽南红砖建筑群作为厦门和南安联合申报的项目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厦门地区入选的申遗点是翔安区大嶝岛上的田墘古建筑群,包括金门县政府旧址和五栋民居,盐兵楼正是金门县政府旧址十二栋建筑之一。
市领导要求:要用最快速度修复
“今年6月,我来看的时候,盐兵楼还是好的,现在却成了这个样子。”黄强一行分别考察了翔安大嶝田墘和内厝镇曾厝的闽南红砖建筑,古厝的“健康状况”让黄强有点着急。他说,红砖古厝作为闽南建筑艺术瑰宝,是历史珍贵遗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它们保护好,这是造福后人的事情,各相关部门必须加快推进、落实。
据悉,目前翔安区相关部门已采取了大规模维修前应急措施,对盐兵楼进行解危处理,对金门县政府总部旧址进行加固处理等,并考虑专门规划出新的宅基地,解决保护和建设的问题。
黄强对古厝的保护和申遗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他强调,要把对闽南古厝的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建筑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首先要保护好,然后充分利用好,可以做成我们的金字招牌”。
“最大的事是怎么把它们保护下来。”黄强要求,对于自然损坏的古厝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实施修复,建立好的队伍、好的班子、好的规划;要有“家底账”,摸清所有闽南古厝的现状;要探索出科学保护和开发的机制,可借鉴其他城市通过国企来经营管理(古建筑)的形式;财政上要有持续的投入机制,做好各项保障。
记者观察:闽南古厝为啥难保护
闽南红砖建筑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整体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
据介绍,首先是由于受台风、梅雨等自然环境影响;其次是随着现代建筑的兴起,小洋房、别墅等新式建筑逐渐取代闽南传统建筑,红砖在建筑中的运用逐渐减少;三是闽南建筑建造技艺后继无人、原材料短缺。
此外,由于红砖古厝分散于各村落中,新村建设、宅基地审批和古厝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冲突。例如,在大嶝田墘社区,由于宅基地紧张,且大嶝总体规划尚未完成,农用地未能转变成建设用地,社区的规划无法得到审批,目前已经有40户居民要求将红砖古厝进行翻建,部分村民已将红砖古厝拆除,翻建成新式楼房。
推荐阅读:
避暑山庄宫墙需大家共同爱护 别让瑰宝再受伤
重现大连百年前的“俄式style”
佳县白云山古建筑群防雷工程通过验收
澳大利亚拟按同比例复制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