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具有近百年历史、颇具建筑特色的近代祠堂,却因年久失修、人为破坏等原因,沦为一座几近废弃的仓库。昨天,上海滩网友“周易”向记者反映,位于嘉定江桥镇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沈家祠堂”状况堪忧,屋檐缺失、墙壁裂缝、窗框断裂……各种“疾病”困扰着这位“百岁老人”。相关部门表示,祠堂修葺已纳入规划。
外墙斑驳门窗破败
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嘉定区金园一路金园八路附近的“沈家祠堂”。此时,尽管墙角四处杂草丛生,墙面裂缝达一指多宽,但记者在虬江河旁观望,依旧能感受到它昔日的霸气和辉煌。走近看,祠堂外墙面已斑驳,被人用涂料刷上了各种小广告,角落里还有焚烧枯草的迹象。
绕到祠堂正门,屋檐瓦片缺失严重,有的已摇摇欲坠,若不是正门前锃亮的“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铭牌,恐怕很难将这个破旧的建筑和它“尊贵”的身份联系起来。
走进祠堂,印入眼帘的仍是破败:门框窗框全部损坏、走廊栏杆断裂,地面坑洼,每间堂屋里都堆放着垃圾和废弃物,看起来已经很多年未清理了。
人为破坏雪上加霜
就在记者采访时,一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男子开着电瓶车进来,将车停在回廊内。男子告诉记者,此处已经废弃多时,隔壁机械厂便将祠堂用作仓库,平时堆放一些零件杂物。
记者发现,男子所说的机械厂与祠堂距离不足10米,其实就是一个加工车间。那些齿轮、废铁等物品统统堆在祠堂里。为了防止外人进入,甚至有人在祠堂的门口装上了蓝色的卷帘门。长期生产作业加重了祠堂的“负担”,整座祠堂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
记者在祠堂周围绕了一圈,找到一名熟知祠堂的当地人陈老伯。陈老伯今年76岁,在附近一厂区看门。他说,沈家祠堂是整个虬江村的骄傲,在当地无人不知,而他更见证了祠堂的兴衰史。这座祠堂于民国五年(1916年)建成。1951年,一所小学迁入祠堂。上世纪80年代,小学搬离,此后长期空关,直到几年前成了一家机械设备厂的“免费仓库”。
言谈中,陈老伯的眼神中充满落寞。
纳入修葺保护规划
带着疑问,记者咨询了嘉定区博物馆地文部的相关负责人金主任。在她提供的一份长达13页的祠堂相关情况介绍中,记者发现,沈家祠堂是嘉定现存唯一一处中西合璧式砖混结构的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前几年发现它的时候立即就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现已是区级文保单位,修葺保护刻不容缓。”说起祠堂的百孔千疮,金主任有些遗憾和心疼,“嘉定的文物是属地化管理,其实江桥镇一直都想把祠堂修葺好。”据她介绍,江桥镇已递交相关修葺规划,除了要切断东面工厂和祠堂之间的通道外,还要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对其修旧如旧,让其很好地保留原汁原味,“希望未来还能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悉,修缮计划将于明年初启动,目前最需要做的是尽快将祠堂与周围建筑隔离,避免其受到更多破坏。
推荐阅读:
宋天子钦定绛县文庙大殿名称
郑州南大街老城墙下那座绣楼
静明园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南通:800年西寺初露旧貌 400年银杏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