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条件,淳朴勤劳的民风民俗,造就了浙江省云和县不奢华却拙朴别有风味的山地民居。然而近年随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变迁,古旧民居正面临损毁、湮灭,蕴藏其中的乡村传统文化也面临失传窘境。
云和民居属浙南民居范畴,受周边徽州、东阳等地强势民居文化影响较大,又因境内多山地丘陵,建造时因形就势,较多考虑地形地貌和春夏多雨气候因素,在类型上形成了江南丘陵地带山地民居的风格,与云贵川、秦岭一带高山型的山地民居比较,兼具平原、滨水地带民居特点。作为乡土建筑,云和县山地民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历经百年风霜的山地民居,其间主人或外出谋生,难得回来,或移居县城,不再回来,老屋任由衰败景象,在乡村中已是非常普遍。
古旧山地民居不仅见证了云和农耕社会的历史,而且“牛腿”、“冬瓜梁”、“花窗”等建筑技巧也充分反映了建造者的心灵手巧,居住者的审美情趣。但目前,云和县198处古民居中,仅有100处保存尚可,更多旧民居静矗乡间无人问,面临安全隐患不少。据统计,2007年元月至今,全县发生民居构件被盗案21起,失窃“牛腿”、“桌案”、“门窗”等民居精华部件43件,虽有破案,损失却难以挽回。另外,因建筑材料、生态环境等因素承受气象灾害能力较弱,普遍易遭受虫蚁啃噬,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近六成的古旧民居不同程度遭受蚁害。
古旧山地民居是山地文化的瑰宝和根植所在,保护好、利用好仅存的山地民居,是迫在眉睫的历史责任,也是现实需要。为此建议:组建由农办、文管、城建、旅游等单位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对县域内具有保护、利用价值的古山村、旧民居进行一次多角度全面摸底调查。同时,由乡镇(街道)、文管部门依法订立保护古旧民居的制度,建立档案予以保护。建立定期的古旧民居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制度和虫蚁防治制度,针对火灾、虫害的高危季节开展防保工作,树立保护意识,努力防范灾害于未然。最后,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建设新农村时,将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在进行旧村改造规划时,要听取、尊重文管部门的意见。
推荐阅读:
天水三措并举助推文化生态宜居名城保护工作
南昌明清古宅“迁居”梅岭镇腹地
安徽歙县科研项目给力古民居修缮
山东古村落普查青岛申报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