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文化建设 一座城的十年修养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吴莉 日期:2012-10-25
从社区到村居“农家书屋”齐开花
周三下午,虽是工作日,但大沥镇太平村图书馆内仍有不少村民在阅读各种书刊、报纸。据村民王伯介绍,3年前,太平村、高边、谭边等地的社区居民为了看书,不得不到大沥镇上、桂城等地借书。郊区、农村地区的公共图书服务曾一直出现空白地带。
如何保障公共图书服务也能惠及农村居民,实现图书资源的平等共享?太平村图书馆作为大沥镇“农家书屋”的典型,为填补这一空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早在2008年,大沥镇便把“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作为全镇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项目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在经济基础较好、图书设施较齐全的大沥镇凤东村图书室试点成功后,“农家书屋”便在大沥、盐步、黄岐三个办事处村(居)委会一级推广开来。通过以点带面的建设,在全镇掀起了农家书屋的建设高潮,先后出现大沥沥苑、盐步河东、黄岐六联等各具特色的、在南海地区属于较大型的农家书屋。
2010~2011年,大沥镇合计发展了兴贤、盐步、白沙等农家书屋40多所,图书服务网络实现了从社区到村民小组的100%覆盖。今年2月,凤池、联滘等八间基层图书馆(室)通过南海区验收,被授予“文化驿站”称号,总数量占南海区16%。
丰富读书活动建设读书型乡镇
“镇里也经常有讲座,只是没时间去听。”秦珍美道出了自己的遗憾。
秦珍美指的讲座,就是当地人尽皆知的“有为讲坛”。自2007年开始,大沥镇文体宣传办、文化站和图书馆,便开始承办由南海区委宣传部、南海区文体旅游局主办的“有为讲坛”,逢每月最后一个周六的下午在大沥都市剧场开讲。
作为大沥公益文化服务的一个品牌,“有为讲坛”自举办以来,秉承公开、平等、免费的原则,在齐聚外来务工人员的大沥镇,为当地居民们奉上了53场涵盖了文学、环保、哲学、教育、经济等热门内容的精彩讲坛。
为在全镇营造读书氛围,大沥镇前后举办了四届读书节,通过书漂流、系列公益讲座、读书之星颁奖、诗文朗诵、书香校园活动、微博分享、知识竞赛、趣味游戏、流动书架等读者活动,为全镇群众享受阅读便利和快乐提供活动的桥梁。
5年间不断地创新与探索,大沥镇已基本实现基层图书服务网络从街道、社区到村民小组的全面覆盖。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公共图书服务,读书型乡镇的建设步伐在不断迈进。
推荐阅读:
古村落保护的“宏村样本”
重庆江北城古建筑仅剩两处 老城墙只有200多米长
正在崩塌的意大利 变卖古迹求生存
苏州乡村整治 让村落不再千篇一律 分页:[1] [2] [3]
编辑:菩提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