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崩塌的意大利 变卖古迹求生存
来源:南都周刊 日期:2012-10-25
来自私人公司的救赎
意大利承担不了古迹毁灭的风险。国家不管,许多有识之士只好自告奋勇,自愿出钱来拯救意大利的文化品牌。毕竟,这品牌每年吸引超过4500万的游客,让旅游业贡献出8.6%的GDP—它的历史和美景并非只存在于人的赞叹里,也实实在在地转换为欧元。
意大利鞋品牌Tod’s的老板蒂亚戈·德拉华奇比大多数人都更能明白这品牌的力量,他的挚友、法拉利主席卢卡·康德多·迪·蒙特泽莫罗亦是如此。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家族一般,他们捐出大笔资金,拉来赞助,并贡献出他们的社交网,来挽救这些危在旦夕的古迹。
2010年,德拉华奇捐出了价值超过520万欧元的资金给米兰城内的斯卡拉歌剧院,这是这座剧院建成233年以来所收到的最大的一笔捐款。这样的慷慨足以让歌者继续在此高歌数季;尽管意大利仍有许多其他的歌剧院处在困境之中,但德拉华奇认为,留住斯卡拉是首要之举:“任谁来评判,斯卡拉在意大利文化精萃榜上都能排进前十,”德拉华奇如是说:“这对于我们的全球形象至关紧要。要是连它也倒闭了的话,那么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就会认为意大利根本不在乎。”
罗马竞技场亦将启动全面修复工作,并增修一个会客厅,这要感谢德拉华奇捐出的2500万欧元。然而这项工程也受到了阻碍:它本该于今年三月动工,却因遭到起诉而被搁置,因为文化工人工会认为该进程并不合法。所以当教皇于四月前来罗马竞技场主持传统礼拜典礼时,教皇只在那摇摇欲坠的发黑圆柱下照了一张相,其他留影均在其外的罗马交通干道上完成。
不过目前这项争议已经得到了解决,修复工程将于2013年正式开启。此外,在德拉华奇的举动鼓励下,目前罗马市政正在对环绕全城的奥勒利安堡垒以及许愿池喷泉的修复进行招标,前者需要7500万欧元,而后者也需要250万欧元。
罗马文化事务监督翁贝托·布洛克利指出,一场旨在抢救该城文化财富的竞逐正在进行之中,因为官方基金会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保存好这些财产,但我们需要钱。在罗马,这些砖石已经存在了成百上千年,我们不能耽误了这些修复工作。”除此之外,布洛克利还表示,罗马正考虑在古建筑上出卖广告位,即使那意味着你会看见教堂、纪念碑和古建筑上挂着大幅煞风景的海报。
变卖古迹求生存
为了平衡开支,意大利政府不惜将800余处国有物业—大多是珍贵的历史古迹—放盘出售,以期望筹集到价值超过400亿欧元的现金。当局已经将其中的350个挂牌,其余450个将于本月稍后时间公布。交易将通过今秋成立的国营基金会来进行,其中部分物业在转让之后,还允许所有者进行二度转租。
根据政府网站上所示,意大利目前国有的物业资产加起来价值高达6000亿欧元,而现任总理马里奥·蒙蒂一向是实效派,他认为,将这6000亿欧元中的资产出售一些给私人并不算什么。事实上,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在五年内出售价值相当于生产总值(GDP)最多1%的国有资产,借此每年为国库带来150亿至200亿欧元的收入,以便将国债调低1/6。加上每年1%的经济增长,预计可在5年内把国债规模减少两成。
在这些出售的物业中,不乏经历了数百年风霜的宫殿、古堡和灯塔。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位于威尼斯大运河上的18世纪贵族宫殿PalazzoDiedo,叫价在1850万欧元;位于米兰中心区的19世纪宫殿PalazzoBolisGualdo则以3000万欧元的价码挂牌。此外,17世纪建造的罗马市历史中心广场边上的CasinaValadier也在出售之列。这些资产多数位于罗马、米兰、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著名旅游城市的黄金地段,意大利政府相信它们能吸引到外国投资者,并将其改造成酒店或住宅。
对于政府的激进做法,意大利国家遗产协会感到忧心忡忡,尤其是对那些会导致古建筑被恣意改造成酒店、住宅或是商厦的投资者。该协会副主席尼古拉·卡拉乔洛最近发动了一场专项活动,筹集公众意见和资金,以反对出售历史建筑,尤其是反对改造其原本的模样。他说,这些建筑与其所在的城市历史血脉相连,若是贸然出售并改造,就全然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我们地貌和人文环境整体修饰的紧要部分,更不要说我们城市的美感便由此而生,他们真正的财富是无法被转换的。”
出售也并非没有好处。今年8月底,就在预计出售的CasinaValadier不远处,罗马的博佳斯城堡崩塌了。假设是一个私人业主拥有这处古迹,那么他很可能在崩塌之前,就已经察觉到了前兆,从而采取预防修复措施。但由于该处仍是国有,意大利政府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既无精力又无钱财来顾及这些,所以只能任其崩塌。现实便是如此残酷。
推荐阅读:
苏州乡村整治 让村落不再千篇一律
颐和园皇家大戏楼德和园修缮完工
景观建设进展顺利 聊城古城古韵加速体现
《中国古都五书》发行 让中国古建筑走向大众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