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公桥位于扬州北护城河外,南与问月桥比邻,横跨迎恩河(今改名为玉带河),东接北门外街,西连玉带小区,为砖石古桥。
叶公桥因明人叶相而得名,叶相字良臣,扬州人,生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弘治十五年中进士,历任湖广参政、江西右布政使、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左侍郎。叶相一生经历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入仕四十余年,历官十三任,始终“以学术经世,以行互表信,以正直立朝,以明哲保身。”在朝廷能秉公直谏,在地方能惠及百姓,朝野均获好评。因不满当时宦官擅权,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以病乞老,返家乡扬州定居。从此杜门扫迹,当地官员请宴均不赴,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寿终正寝,享年70岁。
相传在叶相做官之前,就因北门外迎恩河上交通不便,筹资在河上建了一座砖石桥,根据河名起名为迎恩桥。叶相逝世以后,老百姓感念其恩,此桥后被改名为“叶公桥”。
经岁月沧桑,如今,骆驼山已成平地,但叶公桥依然横卧在迎恩河(今名玉带河)上,路人经过此地,常引起对叶相的追思。叶公墓于1977年10月在有关单位砌住宅楼时被发现,扬州博物馆当时进行了发掘整理,出土了两副(四块)叶相夫妇墓志石碑,上刻1327字,记载了叶相的生平与功德,石碑今存扬州市博物馆。
推荐阅读:
实拍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苗寨
台州古村马宅
河北井陉一古村将编制保护规划
上海宝山太平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