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珂在政协会上讨论文化发展

陈爱美、赵丽娟与高家后人在高培支故居
陕西省政协委员陈爱美12日在此间召开的政协陕西省十届五次会议上透露,此次她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保护性开发陕西文化名人高培支故居的建议》,与该省政协委员、香港政府古物古迹委员会委员赵丽娟共同呼吁保护名伶高培支故居。
高培支先生(1881—1960)是陕西著名秦腔剧作家、教育家、西安易俗社创始人之一,位于西安市文昌门附近兴隆巷42号的高培支故居建于清代中叶,先后被确立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陈爱美介绍,高培支故居不仅是关中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遗存,也是易俗精神的历史见证,他曾四任易俗社社长,被学员们尊称为“高爷”,创作有《夺锦楼》、《亡国影》、《甲午海战》、《鸳鸯剑》等一系列经典秦腔剧作。
12日下午,中新社记者与陕西省政协委员陈爱美、赵丽娟等来到高培支故居,一座具有清代风格的完整民居院落目前已被各种废弃物三面包围,湮没于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之中;院内房屋失修颓败,满目萧条景象。
“易俗社是世界上现存的三家最古老的剧院之一,2012年又是易俗社百年华诞,以此为契机,结合陕西文化旅游和振兴秦腔艺术,希望对高培支故居尽快修缮进行保护性开发,将其打造成为古都西安的城市名片,有利于宣扬易俗精神,提升陕西整体文化形象。”陈爱美说。
据悉,陈爱美还在提案中建议有关部门,根据高培支故居的院落结构、现状及其与秦腔艺术的渊源,在此建立易俗三杰(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秦腔艺术研究会;或借鉴绍兴鲁迅故居、乌镇茅盾故居等名人故居的保护性开发模式,积极吸纳民间力量,塑造属于古城西安的近现代文化名人故居品牌。
推荐阅读:
广西黄姚古镇险遭大火袭击 村民房屋只剩断墙
山西“新文化遗产”首纳“保护范畴”
济南天桥原汁原味复建老钟楼
茅台酒厂古建筑群入选新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