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区河埠乡油顿舒家村,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村庄,但因该村出了个明代刑部尚书大明刑法专家舒化而名闻遐迩。明清以来该村文风鼎盛,出了多位进士,村里至今还保存有“理学名家”、“奎壁呈祥”、“棣萼长春”等众多的明清古建筑,以及与舒化关联的“尚书第”、“下马亭”等的文物胜迹,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
峰拥连珠气作霖
“鉴开半壁光照斗,峰拥连珠气作霖。”这是铭刻在村中“尚书第”门坊上的一副对联,“尚书第”为明代红石建筑,历经400多年后,虽然有些风化了,但这幅对联依旧字迹清晰可辨。对联既是描写舒家村景,据村民介绍,舒家村后有后龙山。后龙山峰连坡拥,一片郁葱,有丰富的森林植被,村内还保存有500多年的罗汉松、千年古樟树和银杏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
风水先生说,舒家村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为风水宝地。下联则是期盼村庄能够科举兴旺,人才辈出。
据临川县志介绍,舒化(1539-1589),字汝德,号继峰。明后期诗人、刑法专家,补充完善了《大明律》。舒化少年时曾在临川龙溪龙岗山一庙中读书,并以“龙岗”为自己的别号。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三十八年(1559)进士,任衡州推官,继任凤阳府推官,调户科给事中。采取抚民政策,得到世宗赞许,改任刑科都给事中,官至二品刑部尚书。舒化有文学造诣。著有《阴符经注》和诗文集《舒庄僖公集》10余卷。其诗重格律,写景言情清新自然。《江西诗征》录其诗作。事见《明史》、《四库全书》。
据村民介绍,尚书第后便是舒化宅院,宅院四幢直进,飞檐翘角,气宇不凡。舒化宅院最著名的是有一间梨木厅,据说是福建顺昌县官吏为讨好时任刑部尚书的舒化,将一座梨木桥拆了改建成的。梨木厅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宅院也只剩下了断垣残墙。但尚书第门坊前的大石狮两座依旧雄风犹存,据说宅院周边原有小石狮485座,但已经难觅踪迹。尚书第门前有水塘二口,弯月形,谓里外月塘。据村民介绍,舒化当年回家省亲,里外月塘浪涌鱼跃,外月塘的鱼齐往里月塘跳,见过此景的村民议论纷纷:舒家鲤鱼不跳龙门,而是鲤鱼跳月塘。但舒化后回乡隐居,月塘里的鲤鱼不再过去那样踊跃地往月塘跳了。
奎壁呈祥红石坊
游走在舒家村,发现数百年来,该村明清建筑沿袭十分一致的风格:青砖黛瓦马头墙,红石门坊精雕琢。色块非常醒目,村中的古宅如“理学名家”、“奎壁呈祥”、“棣萼长春”等,均以红石砌成门坊,门坊上有十分珍贵的红石镂空雕刻“八仙过海”、“郭子仪拜寿”、“千里走单骑”、“西厢记”等。这些红石镂空雕刻除个别人物头部破损外,整个雕刻图案清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花鸟图案精美绝伦。
舒家村的明清古宅其门楼,门垛、砖、木雕,厅堂,天井,门厅,走廊,厢房,隔扇,扶栏等一应俱全,既有文化内涵又有艺术氛围,古人的别具匠心,最经典的是体现在门坊上的这对红石镂空雕刻,古代工匠在易于风化的红石上雕刻出各种图案故事,完美漂亮的镂空雕刻巧夺天工。由于村民对文物的自觉保护意识,舒家村的文物信息丰富,如明代“下马亭”、清代“京报”都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下马亭”在“尚书第”东,据说是当年进村的必由之路,文武官员到达下马亭后,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然后才能进村。
推荐阅读:
海南文昌铺溪北书院开工修缮
福州千年火神庙被拆 专家和附近居民望恢复
代表直斥历史建筑惨遭拆除 广州文化符号消失
太原市将完整保护店头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