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火神庙](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1/2012110145121125.jpg)
![千年火神庙](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01/2012110145140332.jpg)
位于南门于山脚下、始建于北宋的千年火神庙(也叫火帝庙),由于被征地建楼,昨天被彻底拆除。鉴于这是福州市区目前仅存的一座供奉火神的寺庙,文史专家和附近居民希望能就近恢复这座古建筑,与镇海楼南北呼应,让信俗文化得以传承。
千年古庙昨天彻底拆除
昨天下午,火神庙附近居民陈能淦给本报来电,说是火神庙被拆。记者赶到于山西麓新权弄时,发现白塔下的古庙已被全部推到。废墟中,露出两根被推倒的石柱,还有精雕细刻的垂花柱和大梁等古建筑木构件。“南门火神庙是福州目前唯一一所火神庙,现在全国火神庙也不多。”火神庙(南离总管庙)负责人阮真铭告诉记者。据《榕城考古略》记载,火神庙始建于北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福州房子以前多为木头所建,俗称“柴栏厝”,一家失火,殃及四邻。百姓为求平安,在南门建起火神庙,祈求免受火灾之困。
据阮真铭和陈能淦两位老人介绍,火神庙原为二进建筑,分为主殿、后殿,附属建筑。主殿前建有戏台,两侧有看楼。殿内坐火神、十大将军等神像,全为金身塑像。殿内雕梁画栋,风火墙上有泥塑人物浮雕。
去年,火神庙周边地块被协和医院征去,拟建心血管治疗中心大楼。拆迁范围是新权路29号(协和医院南)共11.2亩房杂地。此后,因协和医院施工建设,鼓楼区统建办拆迁工程处对新权路周围进行了拆迁。去年2月20日,施工方将火神庙后殿全拆了。3月20日、21日,施工方又拆了附属建筑的6堵马鞍墙,主殿只留下4根石柱古迹、骨架。这4根石柱上面分别刻着两副柱联,分别是:“曰火曰灾民居永奠、斯飞斯第庙貌常新”,“帝正位乎离长扶帝力、神盛德在火广被神庥”。
这期间,有关部门多次协调,要求对火神庙进行保护。今年2月22日,鼓楼区文体局给协和医院发出“关于暂停对于山脚下火神庙拆迁的函”。上面写道:“于山脚下新权弄内原塑料厂招待所内保存着清代福州火神庙的遗留建筑,清代又称"南离殿",在南城门之东,祭火神,为福州仅存的有关火神信仰的考证场所,具有一定文物保留价值。鼓楼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已将其列为新发现文物点进行登记……为做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建议贵单位暂停对火神庙的拆除工作。”但昨天,火神庙还是被彻底拆除。
记者多方了解得知,昨天是鼓楼区拆迁工程处折除了火神庙。记者问该单位有关人士为什么要拆了火神庙,对方说,用地范围内要盖协和医院心血管大楼。记者又从区文物部门获悉,此次拆除,区文物部门事先并不知晓。但火神庙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如果是文保单位,拆除要报文物部门审批。而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增文物点已公布,上面没将火神庙列入,故其拆迁不在文物部门职责范围内。
专家呼吁恢复火神庙保存名城的历史记忆
当地居民陈能淦昨天说,千年古庙怎能说拆就拆,希望能在附近征地恢复,增加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底蕴,并与于山白塔(寺)、文庙甚至是乌山乌塔连成一条风景、文物古迹线路游。
火神庙该不该恢复?今年1月,卢美松、林精华、刘湘如等福州几位文史专家还专门为火神庙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认定。
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说,福州城市南面,古代叫丙丁火方位,八卦叫离;北面,古代叫壬睽(去掉目字旁)水方位。福州木房多,既要镇海镇风镇水(有七星缸),又要火神辟火,所以就有北面镇海楼和南面火神庙,这是民间信仰。火神庙现在很少,有保留价值,保留下来,可以与镇海楼南北呼应。
有文史专家认为,民间传说,北是玄武,玄武是主水,所以福州城北建镇海楼。南是朱雀,朱雀是主火的,所以在南门建火神庙,专门用来治火。这个火神庙叫南离总管庙,附近的巷子叫总管前巷。该庙历经978年了,见证了福州人民与火灾斗争的历史和福州的发展。能保存,就尽量修旧如旧。实在不行,也要保存下记忆。
文史专家刘湘如昨晚听到火神庙被拆除,感到很突然。他说,火帝庙(即火神庙)是纪念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发明火的炎帝和管火的祝融两位纪念性人物,而且与其他庙宇坐北朝南不同的是,火神庙是极罕见的坐东朝西。他说,火神庙在《榕城考古略》和《福建通志》上都有记载,说明它不是一般的寺庙。希望有关部门能就近按原样恢复这千年地标性古建筑,使信俗文化得以传承。
推荐阅读:
代表直斥历史建筑惨遭拆除 广州文化符号消失
太原市将完整保护店头古村落
昆明一盗窃团伙瞄向古庙和古村里的“散文物”
淄博周村古商城花灯挂满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