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的清东陵景区开展以“祈福纳祥”为主题的平安之旅,将展开包括新还珠格格香妃扮演者伴您游东陵、东陵贡栗轻松赢、天下老年人福寿绵长、赠亲朋邀请卡、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万人大签名”等系列活动。
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一节日,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以登高望远忆亲朋,白山求佛迎吉祥,带上亲朋好友,来清东陵风水宝地祈福纳祥吧。现在就以下几方面向各位准备去清东陵的游客做介绍。
观宏伟建筑品历史文化
在这座庞大的建筑群体中包容了中国明清两代宫廷建筑的基本形式,建筑艺术达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顶峰,运用了最先进的工程技术,采用了最为珍贵的建筑材料,在清东陵的单体建筑中,有屹立在陵区最前方,经过两次大地震330年岿然不动的全国现存最宽的石牌坊;有全长达5.5公里的孝陵主神路,其间建有叩之声若金钟的“五音桥”,和气势恢宏的十八对石像生,有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宫,更有采用最为珍贵的黄花梨木建成并为黄金装饰的慈禧陵三大殿,以及“凤在上龙在下”的丹陛石,游人看后既被她那精湛的艺术所倾倒,更为她那宏伟的气势所折服。
清东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大半部清朝历史。清东陵自1863年开工兴建到1935年葬入最后一个皇贵妃,历时272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整个清王朝的兴衰。孝陵的建筑反映出清朝定鼎中原初期财力不足,但是雄健古拙,规模庞大的石像生则反映出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中原,靠弓马开创天下的雄姿。景陵、裕陵则反映出“康乾盛世”天下太平的时代特征,定陵和惠陵则是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写照;慈禧陵则是权力的象征,反映出慈禧两度“垂帘听政”的那段特殊的历史。

攀巍峨远山享碧水蓝天
清东隆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为中轴线,沿昌瑞山略呈弧形分布,而每座陵寝又按其形制自成体系布局,整个陵区的大环境是北靠昌瑞山,作为天然屏障;东依鹰飞倒仰山,西傍黄花山;正南有金星山形若倒扣金钟;更南为天台、烟墩两山对峙,形成天然陵口。中间48平方公里的原野坦荡如砥,形成内敛的完整环境,山环水绕,主次分明,脉络清晰,风水俱佳。其间陵寝各据岗峦,彼此呼应,并与山水林木自然融合成为气势恢宏而庄严肃穆的整体。
远望时,殿宇城垣、门坊、道路、桥涵、仪树金黄碧绿,丹红雪白,像龙宫凤阙辉映于苍穹之下,山河襟抱的满目葱翠之中,气势恢宏壮丽而深沉;近观时,雕梁画栋,奕栌交错,阳马承阿,丹墀勾栏,莫不形美制精,华丽庄严却又亲切细腻。

赏设计艺术探清宫秘密
清东陵——这王朝如日中天后的归宿所在。看过东陵的地势才会真正知道“风水”是怎样充满美感的建筑语言。此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前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陵口由象山、烟墩两山对峙,全陵之水汇集于此,直泻淋河。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到过清东西陵的人,只要细心就会发现清陵的规模高敞恢弘。清极盛时期修建的乾隆裕陵,有着精美绝伦的石雕佛像和藏经。即便沿修建的辅路而行,游人亦可亲赏“五音桥”动听的音乐,领略孝陵石像生庞大规模和精湛的石雕艺术。慈禧陵名贵的黄花梨木历经百年仍光鲜依旧,隆恩殿所有的斗拱、梁枋、天花上全是沥粉贴金的金龙合玺彩画。其他任何一处古建筑都没有看到过这样豪华的内饰;殿前望柱和丹陛的繁密透雕纹路令紫禁城的一切雕栏相形见绌。
然而,这一切巍峨奢华的背后,却隐藏了太多的历史秘密,在清宫内院、东陵皇寝,有太多的传说需要我们还原。香妃和容妃是不是同一个人?香妃究竟出身何处?清王朝为什么分为两处陵地?而这一切,将从陵寝细节得到验证。
清东陵是最神秘的地方,具有非凡的魔力,吸引着每一个人,这里有最神秘的风水、最传奇的建筑、最具震撼力的内葬人物、最惨烈的东陵大盗案诸多谜团种种等你揭开。
推荐阅读:
何子渊故居:人文蔚起——光裕庐
南城河整治年底完工 元旦可泛舟游黄埔古村
正定将保护修缮千年隆兴寺 内有“东方美神”
阜阳一小巷抵墙的石头原是清代石鼓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