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教寺双塔位于宣城市区之北、敬亭山南麓,距区约3公里,是国家森林公园敬亭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文物古迹,1956年被列入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教寺双塔始建于北宋绍圣3年,为一对并肩比立,独特罕见的方形古塔。唐宋的诗人有很多描写这里的景物诗篇,现在是宣州的风景区。
广教寺双塔是国家森林公园敬亭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文物古迹,1956年被列入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东西对立,相距26.9米。形制相同,均为仿木楼阁式砖塔,7层。塔顶残损,残高均为17米余。平面呈四方形。东塔底层塔身南北长2.63米,东西长2.62米;西塔底层塔身南北长2.35米,东西长2.34米。塔身建于规整的砖砌基础上,现有基座下面为砌砖叠涩大方脚,砖下为夯土填层。双塔外观挺秀,由下而上逐层递减,轮廓微有收分。塔身底层三面开门,2层以上均四面开门。塔内为空筒式,每层原有楼板和木梯扶手。塔身大部采用走砖砌造,内壁下层大约每隔半米左右置板状木骨层。两塔每层有腰檐平座。柱、枋、斗的作法都反映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塔的每一面以间柱分为3间。中间为圆拱间,两侧设破棂窗,隐出贴颊、腰串等仿木构件。转角圆形的角柱有卷杀、侧脚,阑额上设补间铺作一朵,出华一跳。2层在补间铺作的两旁正中有心柱2根,尚保留唐代的做法。角柱上有转角铺作,各层塔檐砖砌叠涩和菱角牙子,出檐由斗承托。檐上平座用叠涩砖砌成,间壁上装饰砖雕莲坛坐佛像尊。这种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宋塔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为罕见。
有关广教寺的历代修建情况,史志记载甚少,且多支离破碎,文简意略。而对双塔的修缮,史料中未提只字。唯从嘉庆二十年(1815)《宁国府志》卷首的“敬亭山图”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梅清双塔画可知那时双塔已没有顶刹。可见几百年以前,双塔的顶刹已毁,一直没有维修。1988年,国家对双塔进行了修缮,由于没找到两塔塔刹的原状资料,根据文物修旧如旧的维修原则,修缮时,仍保留了塔刹的残破现状,只对危及塔体安全的塔身进行了现状加固和部分复原维修。宣城民间很早就有一个传说:相传双塔是两个兄妹神仙一夜建成,由于土地菩萨学鸡叫,兄妹俩认为天快亮,塔未收顶就匆忙走了,故双塔一直没顶刹。其实,双塔是佛塔,即高僧的灵墓,江南雨水多,任何佛塔都不可能没顶刹,这个传说只能说明双塔损毁之久远而一直没有修缮。
双塔在我国佛教建筑遗物中留存甚少,现存宋代双塔实物中,像广教寺双塔全国仅一例。现知双塔有广州广孝寺双铁塔,体形很小,不能上人;浙江杭州灵隐寺双石塔、江苏苏州罗汉院双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都是平面八边形;云南昆明大德寺双塔是方形,为明代建筑,外观为出密檐式,不能上人。宣城广教寺双塔的重要特征,是采用了方形平面及直井式塔心室,并保存了自汉、晋、南朝及唐、五代传统佛塔的古意,同时,它又是可登临的此类双塔的最早实例。
推荐阅读:
歙县许国石坊
楼兰玉斧
郑州新建仿古城墙数处“咧嘴”塌方
南唐皇宫遗址藏身南京新街口户部街一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