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至4日,海峡两岸首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三届曾国藩文化旅游节在曾国藩故里湖南省双峰县举行。当地政府也借此良机将曾国藩故里整体旅游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
双峰古民居之多,建筑规模之大,令人称奇。著名的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自然坐拥万千宠爱。当地的一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在今年4月也被评为第九批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也是幸运的。但是,当地还有一些未能挂上省文保单位牌子的古民居,却仍在自生自灭中煎熬。
失落的石壁堂
这次双峰县获得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的共有7处:柏荫堂、体仁堂、朱家大院、洛阳湾古寺、葛氏宗祠、万宜堂及蔡和森、蔡畅故居,类型以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为主。早在2007年,双峰县政府就组织专家勘察了一批明清古民居,除上述几处外,还有石壁堂。但在今年参加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评定时,石壁堂却意外落选。
石壁堂始建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位于双峰县梓门桥镇茶亭村,系当时湖南大茶商朱紫贵修建。初见石壁堂时,惊诧于其大气精美的建筑风格。然而走进堂内,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野草蔓到屋檐,屋顶露出骨架。在正厅大门旁边,赫然一张“危房莫入”的通告,落款是“梓门桥镇政府,2004年”。与之相对应的是左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挂牌,落款也是2004年。最惊心的是其东厢房几乎拆尽,只留下七零八落的青砖墙。拆毁的部分几乎占到古民居的三分之一。
据当地人反映,石壁堂产权属于茶亭村,当时是在村党支部书记吴秋田的带领下拆的。接受采访时,吴秋田承认,在2004年到2005年间,茶亭村对石壁堂进行了拆除,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当时石壁堂是危房,还没挂牌成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怕群众经过该堂时会不安全;二是当时的曾国藩故居富厚堂需要青砖瓦进行修复,在经过相关部门协商同意后,对石壁堂进行了拆动。只可惜,对石壁堂的拆动一发不可收拾,很多精美的雕花木梁被村民背走。“这件事惊动了县领导和县公安局,还抓走了几个人,事后,相关部门立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
面对石壁堂残破的现状,吴秋田很无奈:“以前石壁堂里有很多单位在办公,方便保护。现在房空了,派人守,难;不守,破坏更严重。”要么及时开发,要么及时处理,这是吴秋田对石壁堂的态度。
对石壁堂的落选,双峰县文物管理局局长肖巍表示,主要原因是其破损过于严重,另外由于县公安局曾经在石壁堂拆动时抓过人,情况比其他古民居更复杂,所以在市里审批时被刷了下来。
石壁堂的遭遇,令人遗憾,也折射出古民居保护的困难:保护级别不高,派人守房困难,修房缺钱,而政策限制,又使私人收回产权也有问题。此次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失之交臂后,又不能争取到更多的维修资金,石壁堂的未来就像它屋檐上随风飘摇的蔓草。
新秀不是新宠
比起石壁堂,三塘铺镇的柏荫堂、体仁堂是幸运的。据肖巍介绍,早在4年前,双峰县就开始着手申报省文保单位的工作。在此之前,双峰县还没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次申报的7处古民居一次性通过评定,在双峰县文物保护史上堪称有里程碑意义。自挂牌省文保单位,已过去的4个多月中,它们的保护现状如何?
柏荫堂是中国茶业一代名商戴海鲲于1934年修建的。大门两侧分别嵌着两块汉白玉牌,其中左边一块介绍了当年戴海鲲为歌颂母德“柏舟节操”,不忘母恩“庇荫成长”的建宅初衷。柏荫堂堪称当地的建筑艺术杰作。每一个花窗都以木料为骨架,外饰各种栩栩如生的图形,并绘以鲜明的色彩,即使在历经近80年风雨后的今天,仍然引人注目。
走了一圈,发现柏荫堂西厢许多房间没有门,有些房间横七竖八地摆着几张课桌。原来这里以前是三塘铺镇中心小学校舍,因为柏荫堂被列为危房,校舍后来就搬出去了。之后,这些房间就一直维持着搬家时的样子,无人清扫整理。
体仁堂则是另一番光景,雕着吉祥物的高大堂门、写着大“福”字的八角门、屋顶惟妙惟肖的瑞兽,令人目不暇接。三进六出、三厢九进、108根石木廊柱、48个天井、365间房。到处廊道相连,廊道地面都是清一色的磨砖地。
体仁堂里还住着17户人家,多为老人,且大都没有能力自己建房。看到,他们滔滔不绝地说起最近的可怕遭遇:“我们这些房子太老了,一到下雨就漏水,上次下雨,水全积到屋里来了,当时把我们吓坏了。”看到,有部分土砖房已经坍塌,居民的人身安全确实受到威胁。
在体仁堂内,见到,幽静的堂屋里晒着花生,雕花窗户的每个方格里塞满了破旧的鞋子,前庭石板路边种着蔬菜,古朴石柱间拴着的绳子上晒满衣服。人们似乎并不在意住的房屋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他们眼里,更重要的是如何维持生计。
推荐阅读:
国恩寺:岭南第一圣域 六祖落叶归根处
南阳赊店古镇广和客栈恢复古貌迎游客
江浙富豪的新财富游戏:炒卖徽商古宅
闽侯荆溪镇 南宋古墓附近发现清代石刻
分页:[1] [2]